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2 23:25:15
即便坐在烏鎮的湖邊發呆,也能感受到科技——景區湖面上,兩艘搭載水質傳感器的5G無人船,正打撈著漂浮物。
每經記者 沈溦 每經編輯 文多
10月22日下午,為期3天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閉幕,舉辦地烏鎮也在悄然間從快節奏的會展時間回歸到慢生活的腳步。
中午1點左右,西柵景區內的場館結束了最后一場活動,身穿統一天藍制服的志愿者們開始逐步“收工”,前兩日行色匆匆忙著“趕場”的參會者們已明顯慢下了腳步,開始享受金秋的古鎮。
經歷了6屆互聯網大會的熏陶,古樸的烏鎮與新時代的互聯網之間,似乎形成了完美的契合。最先進的科技,正融入最傳統的生活。
烏鎮的夜晚。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
如果說,要評出本次互聯網大會最高頻的詞匯,“5G”和“人工智能”無疑是最熱門的兩大選擇。
據介紹,5G網絡目前實現了全烏鎮景區覆蓋。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副總經理陳華對媒體表示,中國電信已在烏鎮開通36個5G宏站,243個室分PRRU。而被5G信號全面覆蓋的烏鎮,也實現了5G信號下行1.5Gbps、上行150mbps、全網室外平均700+Mbps的超高網速。
而在大會期間,諸多企業大咖也不遺余力地為5G和人工智能“打call”。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5G時代的到來,可能會徹底改變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方向,而AI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小米創始人雷軍更是親自體驗并多次測試了這里的5G網速,測完速的他也在大會上表示,明年計劃推出十多款5G手機,“之前特別擔心明年4G手機賣不動,希望運營商加快5G的部署速度”。雷軍此舉,更是為小米做足了廣告。
網易創始人丁磊也提到了人工智能,他認為未來AI(人工智能)等技術型的公司會成為新的主流,現在對教育、醫療、制造業和農業等領域投入的公司未來會有更好的機會。
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則直接指出多個技術的加成關系,“隨著5G時代到來,AR/VR、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發展將如虎添翼”。
當然,除了聽這些觀點,烏鎮還能親身體驗這些技術。依靠智能傳感和5G低延時為依托的無人駕駛微公交已上路;5G機器人在博覽會外負責巡邏;在展區內,則能看到5G技術在醫院物流、模仿樂隊表演等場景中的應用。
即便你只是坐在湖邊發呆,也能感受到科技——景區湖面上,兩艘搭載水質傳感器的5G無人船,正打撈著漂浮物。
張朝陽與丁磊在互聯網大會現場。圖片來源:搜狐供圖
體會最高科技的技術和聆聽最尖端的討論,互聯網大會的魅力還遠不止此。
今年的會議提前了一個月左右,從往年寒意漸深的初冬改到了風輕水暖的金秋,這也給奔波在其間的日子,增添了不少舒適和慵懶。
雖然從大會第一天起,日工作約16個小時就成了記者的常態,但兩天的連軸轉,仍然因為身處烏鎮這一獨特的“慢”場地而顯得并不焦躁。
10月19日,媒體人報道之后首先直奔互聯網之光博覽會,直播、拍照,體驗科技不亦樂乎。
接近黃昏時,掐著時間點趕到景區入口,為堵到每一個參會的企業“大佬”興奮不已。
開幕日,扛著專業或不專業的設備,追趕嘉賓搶著提問。
一天半公里路20個分論壇的行程,是輾轉在會展中心和烏鎮景區,是排著隊進場觀看火爆的演講,也是探頭探腦想找個“漏網”的嘉賓尋個獨家新聞。
當然,如果說這些就是互聯網大會工作的全部,那么與其他諸多大型會議似乎也并無不同。但正如某企業家所言,這個會議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兩三天的議程是在烏鎮這一封閉景區展開,即使再忙也會不由自主地放慢身心,分不清是在工作還是在休閑。
于是,阿里巴巴張勇帶著同事在景區閑逛,還買了蘿卜絲餅,把小攤捧成了“網紅”;搜狐張朝陽在咖啡廳里直播,一呆就是半個晚上;網易丁磊剛到烏鎮就請客又“帶貨”……
在這短短的河邊街道,或許走幾步就是某家科技公司的CEO正一邊談著風月,一邊和人討論公司發展方向,又或者是某個CTO正向媒體宣布自家的技術進展。
圖片來源:每經視頻截圖
然而,身處其中,在靜靜的西市河邊,看看悠然劃過的蓬船,即使岸上的氣氛再火熱,畫面卻也安詳,讓人不忍破壞,于是放松下來。
臨走,記者問一位店家,互聯網大會召開前后,烏鎮的旅游或者生活是否有所不同,店家說,烏鎮是大會的永久會址,兩者是一體的,不論是嘉賓還是游客,參觀還是參會,其實都是在一起展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