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21 19:50:51
今天,盡管滬指勉強翻紅,但個股表現依舊是漲少跌多,尤其是券商股大面積下挫,對市場人氣影響較為嚴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券商股的大跌?達哥認為,一是次新券商股殺跌,二是華泰證券在倫敦市場發行的8251.5萬份GDR兌回限制期屆滿。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今天,A股市場算是扛住了上周五的悲觀情緒。在一度下跌超過20點的不利情況下,滬指尾市翻紅,最終小漲1.48點,以2939.62點報收。
盡管指數勉強翻紅,但個股表現依舊是漲少跌多,尤其是券商股大面積下挫,對市場人氣影響較為嚴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券商股的大跌?
先看消息面。今天,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2019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基金投資運營和監督管理工作穩步推進。截至9月底,已有18個?。▍^、市)政府與社?;饡炇鸹攫B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其中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
這個金額,絕對是非常大的。那么,究竟其中有多少資金,最終能夠進入證券市場?據《中國證券報》的報道,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基本養老金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可以達到30%。按照最高比例計算,可進入資本市場用于買股票或股票型基金的資金規模近2400億元。
這個近2400億元的數據,也只是最高情況,真正有多少,還是很難說。不過,這對股市而言,依然算得上是一個好消息?,F在,社保基金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已經不容忽視。如果你想及時閱讀達哥的市場觀點,請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哦。
個股方面,首先是一大堆小市值的“垃圾股”集體漲停,這也是消息導致的結果,炒重組、炒借殼又死灰復燃。
同時,科技股的跌幅開始減小,部分龍頭股開始出現反彈。另外,隨著“雙十一”的即將到來,快遞股的表現也不錯。
不過,真正帶領指數翻紅的,自然還是金融和地產。不過,金融股也明顯分化,銀行、保險兩大板塊表現強勁,工商銀行漲幅竟然超過2%,這在今年是比較少見的。
不過,金融股中的券商股卻出現大面積下跌,這究竟是什么原因?
券商股是A股行情的風向標。如果行情看好,券商股表現整體會比較強。但是,如果券商股集體“臥倒”,那似乎就不太樂觀了。
其實,今天券商股跌幅比較大的,主要還是次新券商股。比如天風證券出現了“一字板”跌停,原因很簡單,剛好上市滿一年,于是有18.35億股限售股解禁,占總股本35.42%的比例,這個影響比較大。而且,上周天風證券就是五連陰,一周跌了超過10%。
另外,同樣是次新券商股的華林證券,今天也大跌6.58%,而該公司是今年1月份上市的,暫時還沒有限售股解禁的壓力,但應該也受到了市場氛圍的拖累。此外,紅塔證券、長城證券等次新券商股跌幅也較大。
但是,真正影響較大的,并非是次新券商股,而是市值超過千億元的華泰證券,今天一度放量大跌超過7%,最終大跌5.7%,這又是怎么回事?
原來,華泰證券在倫敦市場發行的8251.5萬份GDR兌回限制期屆滿,可以以每份轉換10股公司A股股票。如果這些GDR全部轉換成A股股票并全部在A股賣出,相當于有82515萬股華泰證券A股解禁流通,占其總股本的9.09%。
之所以說這件事情可能會對A股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主要是GDR在兌回限制期屆滿后,可以在A股市場流通,相當于一大堆增發股解禁,自然會對其A股的股價產生影響。如果你想及時閱讀達哥的市場觀點,請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哦。
實際上,華泰證券在10月10日就已經發布公告提示過這件事情,到現在已經發布了三次提示性公告,但當時市場并沒有太重視此事。
最后,簡單說一下對后市的看法。
昨晚,我們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中說了,短期還有一個探底過程,今天市場探底回升,這也是因為經濟數據“靴子”落地,市場可能正在醞釀新一輪反彈。市場情緒確實還是有所恢復,畢竟已經出現了止跌企穩的信號。
但是,本周新股發行井噴,這個因素還會繼續影響市場。所以,短期行情可能繼續以震蕩為主,真正變盤的時間暫時還沒到,操作上也維持謹慎。
如果你喜歡今天達哥的文章,別忘記轉發本文到朋友圈,以及點擊文章右下角那朵【在看】的“花”!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9年10月21日
今日倉位:六成
明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