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3 21:25:39
9月23日,蘋果期貨1910合約早盤低開之后一路震蕩,在近11時開始一波下跌。截至上午收盤,該合約下跌超5%。而午后跌幅進一步擴大,該合約曾一度跌停,而最后仍以跌停價7864元/噸報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從蘋果產地傳回的信息顯示,陜西蘋果主產地洛川舉辦了“農民豐收節”等活動慶祝今年大豐收。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謝欣
近期,蘋果現貨價格出現下跌,主要因為蘋果開始集中上市,陜西、山西等蘋果主產區果農開始大量卸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從蘋果產地傳回的信息顯示,陜西蘋果主產地洛川舉辦了“農民豐收節”等活動慶祝今年大豐收。但這一消息對于蘋果期貨而言卻不是利好,蘋果期貨主力合約今日盤中一度跌停,而今年9月份以來,蘋果期貨主力合約月跌幅已超16%。
9月23日,蘋果期貨1910合約早盤低開之后一路震蕩,在近11時開始一波下跌。截至上午收盤,該合約下跌超5%。而午后跌幅進一步擴大,該合約曾一度跌停,而最后仍以跌停價7864元/噸報收。
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一個陜西洛川蘋果種植大戶的蘋果現貨群里發現,洛川當地正在舉辦“蘋果紅了,果農笑了”的農民豐收節活動,從現場活動來看,顯然是果農今年喜獲豐收。
在去年,蘋果主產地因為受霜凍災害,使得陜西的部分蘋果主產區產量大幅下降,使得現貨蘋果供不應求。從歷年的情況來看,陜西、山東兩省的合計蘋果產量通常占全國總產量的近50%,是排名國內第一、第二的蘋果生產大省,所以這兩個核心主產區的蘋果產量對全國市場的走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今年6月份就長途跋涉,前往東西蘋果產地進行了套袋大調查,在經過2300多公里的大調查之后就明確提出,根據今年的套袋情況和對產量的總體判斷,預計今年新果季,蘋果現貨價格可能高開低走。
陜西洛川蘋果行業資深行業人士李云鵬告訴記者,從目前調研各地蘋果產量來看,今年全國蘋果總體增產應該是主基調,主要是去年陜西遭受霜凍災害導致產品大幅減產。而相比之前正常年份則是減產10%左右。
而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期貨主力合約已經連續多天出現大跌,其在8月30日達最高價格9533元/噸之后,從9月份開始就呈現一路下跌趨勢。9月以來截至9月23日下跌幅度達16.94%。
隨著新季蘋果上貨量不斷增加,后市期價繼續下行是大概率事件。方正中期期貨指出,近期蘋果期價連續大跌主要受現貨端蘋果價格走勢以及需求表現疲軟所拖累,首先是早熟蘋果價格呈現高開低走以及庫存紅富士蘋果價格大幅下滑。另外當前水果市場供應充足,整體上表現不及預期,早熟紅富士銷售進度偏慢。當前現貨端的疲軟表現加重市場對于晚熟紅富士行情的擔憂,受此影響,蘋果期貨市場空頭情緒增加,期價連續下跌。
而華信期貨研報指出,進入9月份各類早熟蘋果均上市供應,蘋果期貨交割標的——晚熟紅富士過月余即可采摘供應市場。其中7月至8月早熟果引發的階段行情,進入7月份陜甘產區早熟品種上市供應,價格延續了庫存紅富士的強勢,開秤價高于往年30%左右,有力地支撐了期價。但是由于早熟蘋果占比不大,且價格強勢延續時間較短,期價難以維持支撐在高位運行,期價在此期間基本呈現震蕩態勢沒有趨勢性行情。
資深私募人士陳熙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基本面上看,近期以來,現貨舊季蘋果價格下跌,導致市場不再期待過高的開秤價,市場期望得以反映在盤面。而配合技術面上看,蘋果期貨9月以來下跌較多,一方面要提防短期急跌后的反抽,另一方面,從遠月的絕對價格來看,沒有新題材的情況下目前是熊市趨勢。今天10月合約封了跌停,也算是一個聯動的主要關注標的,臨近交割,還是等待10月合約交割中可能出現的波動操作比較好。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李大江認為,蘋果期貨供需關系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從供求端來看,蘋果產量重新恢復常年水平,蘋果的供應再次寬松,同時還受到進口水果的雙重沖擊;但需求端消費卻難有大的提高,因為現在各類秋季水果陸續大量上市,會造成分流。技術上來看,中短期均線處于空頭排列,蘋果期貨未來預計橫盤調整為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