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首發!武漢發出首張自動駕駛商用牌照,無人駕駛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3 15:16:55

據長江網22日消息,武漢率先邁出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關鍵一步。22日上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蘭科技等企業獲得武漢市交通運輸部門頒發的全球首張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這意味著,無人駕駛車輛不僅可以在開放道路進行載人測試,也可以進行商業化運營探索。

每經實習編輯 徐豪 杜波    

01.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無人駕駛真的要來了!

據長江網22日消息,武漢率先邁出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關鍵一步。22日上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蘭科技等企業獲得武漢市交通運輸部門頒發的全球首張自動駕駛車輛商用牌照。

這意味著,無人駕駛車輛不僅可以在開放道路進行載人測試,也可以進行商業化運營探索。

3家企業獲自動駕駛商用牌照

在獲得武漢市的自動駕駛商用牌照前,百度在今年7月獲得了由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小組發布的首批T4級別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總計5張,百度全部收入囊中。

百度曾透露,公司已在全國范圍內獲得共計百余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也是國內獲得牌照最多的企業。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核心能力來自于其Apollo平臺,據官網介紹,該平臺可幫助企業快速搭建一套屬于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


圖片來源:Apollo官網截圖

作為百度AI的戰略重點,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業務在第二季度中的表現功不可沒。今年第二季度,百度Apollo在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今年7月初,百度與紅旗聯手打造的中國首條L4級乘用車前裝生產線在長春投產下線。

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Apollo發布了全新升級的小度車載OS,在人車交互、車載生態、智能場景、安全守護等方面具有突破。在人車交互方面,小度車載OS全新升級,實現一次喚醒多次交互、服務一語直達等能力。全新發布的“智能場景”,可基于“人、車、位置、環境、時間”5大維度信息深度分析,實現“信息找人”。

相比于百度,另外兩家獲得自動駕駛商用牌照的企業則低調很多,不過,事實上,海梁科技與深蘭科技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積累同樣豐富。

海梁科技早在2017年12月就發布了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據悉,“阿爾法巴智能駕駛公交系統”是中國未來新能源與智能公交系統(CBSF)示范項目,由深圳巴士集團和海梁科技具體實施。

資料顯示,深蘭科技則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在智能出行、智能環境及AICITY等領域廣泛布局。其創始人陳海波目前擔任深蘭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中南大學-深蘭科技人工智能聯合研究院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委員。

A股上市公司紛涉自動駕駛

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均規劃了自動駕駛專用試驗道路,同時發布了優厚的政策,試圖聚集產業、吸引投資。

自動駕駛產業涉及面廣泛,要實現自動駕駛,既要有智慧的車、還要有聰明的路、同樣離不開強大的網。

從產業鏈情況來看,國內企業在自動駕駛系統、高精度地圖、通信模組等方面正多路推進,其中不乏A股上市公司。

四維圖新(002405)是國內第一家獲得甲級導航電子地圖資質的公司,當前的主要業務板塊主要圍繞智能駕駛和車聯網展開,包括導航地圖業務、車聯網業務、汽車電子芯片業務、自動駕駛業務。

市場預計,隨著未來自動駕駛場景(L3為起點)的逐步落地,四維圖新的高精度地圖業務需求有望持續增長,隨著5G的發展,車聯網賽道的景氣度提升也將帶動公司的車聯網產品(乘用車和商用車)需求。

中科創達(300496)則是以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為基礎,并與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智能儀表盤、車載通信系統相融合,面向汽車廠商及一級供應商提供智能駕駛艙平臺產品。截至目前,全球前25位的車企中已有18家同時采用了公司智能駕駛艙平臺產品及Kanzi生態產品。

千方科技(002373)在2018年與百度Apollo簽署戰略合作,共同探索車路協同,基于自動駕駛量產車型開展深度技術合作,打造具備網聯能力的自動駕駛車輛,此外還將通過網聯式車路協同提升自動駕駛車輛的環境適應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阿里以36億元入股千方科技,并持股15%,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其后,千方科技與阿里云達成全面深度合作,主要涉及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

德賽西威(002920)在智能駕駛領域也已有成果落地。一方面,公司的360度高清環視、全自動泊車、駕駛員行為監控及身份識別系統等產品均已量產;另一方面,公司的24G毫米波雷達已獲訂單并于2019年量產,77G毫米波雷達預計2019年達量產狀態。

此外,德賽西威還在2018年與英偉達、小鵬汽車簽定L3智能駕駛系統合作協議,預計于2020年量產,同時,公司還布局了4.5G、5G通訊技術,并于今年3月收購德國ATBB天線公司,借此布局車聯網。

值得注意的是,從年初至今,四維圖新、中科創達的股價漲幅均已超過80%,千方科技股價漲幅超過70%,而德賽西威股價的漲幅也超過50%。

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全球范圍內,目前已經商業化應用的自動駕駛車隊,規模都非常小。以網約車公司Lyft與安波福、寶馬合作的拉斯維加斯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為例,其現在只有30余輛車在運營;另外,谷歌系自動駕駛公司Waymo也推出了無人駕駛出租車,但仍只是測試,并未向公眾開放。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曾在論壇上發言稱,當前已有小規模的自動駕駛商業運營案例,表示自動駕駛已經走過了“科研探索期”,現在進入“產品孵化期”,即“從1到10”的階段,但這個階段會非常漫長,據他預計,自動駕駛的大規模量產要到2060年。

這是一道世界級難題,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規模應用涵蓋平臺、技術、法規等方方面面,參與者包括主機廠、零部件廠商、科技企業等諸多行業,集成復雜度極高。而當前,最核心、最基本的安全問題尚無法解決。

“沒有商業化應用就沒有量產。”李德毅強調,決定自動駕駛汽車影響力的不單單是技術,而是要從現有的系統切入,找到有剛需的應用場景,例如自主泊車、定點接送、快速公交、有限地域無人駕駛出租車等。

不少從業人員也認為,無人駕駛的未來“太遠”,而且需要難以估量的資源投入,寄希望于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并不現實;另一方面,如果一直只是停留在測試階段,技術發展對未來出行方式的變革意義也不大。

因此,當前國內的主要趨勢是:部分技術先上車,讓車先跑起來,以智能駕駛帶動自動駕駛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長江日報、e公司、21世紀經濟報道、Wind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無人駕駛 武漢 自動駕駛商用牌照 全球首發 四維圖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 五月天丁香婷婷深爱综合 | 在线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