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熱點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熱點 > 正文

金巍談文化金融創新: 在新經濟時代,需建立新的產業金融服務體系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2 09:21:04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杜毅    

“4.3%的產業規模,用不到1%的金融資源在支撐,實際上是體現了一個很大的空間,同時也是不足。”

9月20日,在每經國際文創金融路演中心(時尚發布中心)全球發布儀式暨首場路演活動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金巍在進行題為《堅持文化金融創新,服務文創經濟發展》的主旨演講時,向與會嘉賓拋出了如上兩個數據。

4.3%,是201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的GDP比重;1%,是他根據市場信息所估算出的文化金融市場規模在整個金融市場中的比重。當下,文化金融供給依然短缺,是業內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

金巍演講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三次“呼吁”:直面文化金融發展痛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近15分鐘的演講中,金巍就文化經濟的發展問題前后“呼吁”了三次。

第一次呼吁與文化金融規模有關。從不同的融資途徑,金巍把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規模現狀“湊總”了一番:信貸市場,支持文化產業最積極的前21家銀行去年貸款余額7000多億,估算整體在8000~10000億;直接融資市場,去年直接流入文化產業的資金在3600億以上;文化產業債券市場在300億左右;多層次資本市場,200多家文化企業上市公司,1000多家新三板掛牌文化企業。他甚至把私募投資基金也納入了統計,因為“這是近幾年來文化金融市場很重要的一股力量”。在金巍看來,文化金融規模看似很大,但橫向對比看并不足,占金融市場的整體規模普遍不高于1%,需要繼續推動規模增長。

而金巍的第二次呼吁,是關于相關金融服務體系的建立。他表示,傳統的金融體系形成于工業經濟時代,主要為工業時代的產業和經濟服務,已無法適應和滿足新經濟時代的實際需求。雖然目前國內部分銀行做了組織架構上的創新,成立了與文化產業有關的特色專營機構,也做了一些產品方面的創新,但整體的生態并沒有建立起來。他提議,在新經濟時代,應建立一套新的產業金融服務體系,并一定擁抱日益發展的技術革命,以金融科技創新來推動文化金融領域的創新。

第三次呼吁,金巍把視線投向了文創金融的政策與監管。據他觀察,在文化金融領域監管方面,現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局部的不正常壓力,使得文化金融的效應未能充分發揮,部分創投基金也在觀望或者退出,整體創新態勢有所抑制。“如果沒有良好的金融政策環境,可能這方面我不持樂觀態度。”金巍希望,以文化體制改革和即將出臺的文化產業促進法為基礎,強化文化金融戰略定位,推動文化金融創新,給市場更多的信心。

看好成都:文化金融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

“未來十年內,文化、科技、金融這三個動力性的、要素性的產業,是任何一個重大的戰略區域一定要重視起來的。”金巍認為,要從區域經濟發展新動力的視角,把握戰略機遇,以“三元動力結構”為抓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2019年9月17日傍晚,成都方所里閱讀的市民 每經記者 張建攝

對于幾乎每年都會來一兩次的成都,金巍感概頗多,“昨天晚上11點鐘,我原來的一個學員帶著他的高管團隊來找我,我說就在樓下聊一聊,他說不行,出去坐一坐,一定要請教我一個問題。我們知道,成都看起來是一個安逸的城市,但也是一個充滿了創新活力的城市,因為有這些人正在創造新的創新平臺。”

金巍對記者表示,除開北、上、深等文化金融發展比較早、體量比較大的城市而言,從文化產業基礎、文化產業政策、區域經濟生態環境等綜合因素看,成都是他所能看到的文化金融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與文化金融發展同梯隊的杭州、南京等城市相比,成都地區的直接融資活躍度更高。

他認為,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具有大都市圈的優勢,是區域經濟的重要承載體,“無論是對于傳統的金融機構、新金融機構,還是私募創投機構,成都都是一個非常好的熱土”。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日本 | 午夜福利院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