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6 10:00:29
每經記者 陳清 每經編輯 畢華章
▲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陳嘉偉 攝
編者按:
數日前,新城廣場附近的陜西人民大廈,迎來36位海內外商業巨頭、專家學者。
包括中興董事長李自學,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 美光科技全球運營執行副總裁巴蒂亞,德勤 中國首席執行官曾順福……
陜西省政府國際高級經濟顧問會議 在此召開, 省長劉國中為新聘的19位顧問頒發聘書 。
作為陜西省政府國際高級經濟顧問,這一群體,已連續 十屆向陜西累計提出425條建議。 更重要的是,陜西“借智”的同時,也促成諸多重大項目的落地—— 自首屆顧問會以來,這些顧問單位已在陜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49家,投資額超過1820億元。
粉巷財經(ID: nbdfxcj)摘選部分大咖發言,以饗讀者。
?
談 產業
復星國際董事長 郭廣昌
希望在陜西打造旅游目的地新標桿
陜西的旅游資源極其豐富,但如何進一步吸引高端游客特別全球游客到陜西?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好的旅游產品的支撐,特別是更符合高端游客需求的產品。
有一組數據:來西安的外地游客,平均停留時間是4至6天,人均消費1898元。 我的感覺是,大家在這里待的時間夠長,但一天只有300多元的消費,還是偏低。
復星有一些經驗可以在這里分享一下。比如我們三亞的亞特蘭蒂斯酒店,現在已經成為海南旅游目的地3.0的標桿。
這家酒店上半年就取得6.5億元的收入,僅暑期7、8月份的收入就超3億元,平均房價也從去年剛開業的152元/間夜上漲到2371元/間夜。
陜西也完全具備打造這樣標桿旅游目的地的機會,所以復星也積極地在這里洽談一些潛在合作項目。
希望能夠把亞特蘭蒂斯和地中海俱樂部的成功經驗在陜西復制,為陜西引入高端游客、增加相關就業和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多做貢獻。
▲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創維集團創始人、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宏生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如果想要領先,必須需要市場拉動,陜西在這方面還需有一個時間表。
陜西在新能源汽車戰略上是走在全國前列的,也吸引了大量有優勢的新能源企業聚集陜西。在這方面要乘勝前進,借鑒廣東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
最好在2020年以前有一個時間表,公交、出租車、物流全面電動化。 沒有車補,給一些運營補貼,比如物流車三年給三萬塊錢,帶動新產能的拉伸。
泥頭車、礦卡和垃圾處理車也要制定一個更換的時間表,由市場來拉動整個陜西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領先。
沒有市場拉動領先不了,這包括乘用車的充電樁問題。乘用車的技術非常成熟,非常實用,比燃油車有優勢,因為運營成本低。但是充電樁的問題,要引起重視。
談人 才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尹正
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施耐德電氣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施耐德電氣本身是制造企業,有許多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融合的案例。比如為寶鋼建了第一個無人值守車間。
對陜西來說,建立有核心能力的工業基礎,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投入。 我們需要博士生、研究生,我們需要非常高端的研發,如果要提升真正高端的制造業,也離不開有數字化能力的高端技術工人。
這方面也建議陜西能夠采取措施,鼓勵支持職業教育的課程與實踐結合,鼓勵校企合作,讓在校學生和制造工人之間有更多的融合。
▲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卡博特公司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 朱戟
個人所得稅方面的優惠,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來吸引高端人才和外籍人才。
要想吸引人才,必須讓其真正的獲益,拿出“真金白銀”留住人才。 個人所得稅方面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尤其是針對高端人才和外籍人才。
政策上對大灣區出臺了非常慷慨的個人所得稅方案(《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我希望西安或者陜西能夠積極爭取此類政策優惠,因為我覺得這些政策應該各地都享有。
我相信上海也會爭取這樣的政策。上海很多人在呼吁,希望在個人所得稅方面,對高端人才和外籍人才有大的稅務改革。不然,人才流失會更加嚴重。
這兩年是很好的機會,希望陜西能得到更快的發展。
談樞紐經濟
達能集團中國區主席 秦鵬
陜西苦練內功,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營造了好的營商環境。
作為一個食品行業,特別有很多是進口產品的企業,我們建議,陜西在全力打造內陸自貿港的同時,把定位提到新高度。把陜西自貿區,建設成為輻射西部發展的重要節點和跨境業務的大平臺。
我們也希望期待陜西能夠利用這些契機對標一些比較成功的自貿區,包括像上海自貿區,推出更多的利好措施,吸引更多的企業到陜西發展。
同時,利用消費升級這樣的大好契機,做好跨境業務,建立一個大西北跨境業務平臺。
比如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重載率、貨運量和實際開行量都居全國前茅。但在同其他運輸手段的競爭過程中,中歐班列優勢并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長安號在連接整個歐洲中有一個特殊的潛在優勢,我們應該把它發揮的更好。
▲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 曾順福
加速物流樞紐建設,推進區域良性合作,推進裝備標準。
首先, 要 加速物流樞紐建設,推進區域良性合作,推進裝備標準。
通過推進技能化技術構成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信息歸集分享為一體的數據解決方案。打通運管、海關、鐵路等口岸機構,提升物流輻射范圍。
加強與成都在物流、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產業合作,推動成渝城市群與關中平原城市群的融入,同時拓展對東南亞的輻射能力。
其次, 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尋求側面突圍。
陜西在建設物流方面與重慶存在激烈競爭,我們必須走差異化道路。樞紐經濟不單單包括航運的分撥,在國內、國際旅游發展方面,可以與平臺型旅游企業進行合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