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1 19:59:29
9月11日,雅高控股在股價連升多日后,開盤繼續上漲,從年初至今,其年內最大漲幅已逾24倍,被市場稱作是24倍大牛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2018年還是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虧損,似乎均沒有影響到公司股價表現。
每經記者 歐陽凱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
9月11日,港股上市的品牌大理石生產商雅高控股(03313,HK)在股價連升多日后,開盤繼續上漲,股價一度達到9.69港元/股,但沒撐多久就出現閃崩,盤中一度暴跌近40%。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16.13%,報價7.8港元/股,最新市值241.69億港元。
記者注意到,從年初至今,雅高控股從0.38港元/股一度飆升至9.69港元/股,年內最大漲幅已逾24倍,被市場稱作是24倍大牛股。“雅高控股本身主業不濟,去年虧損了近4億元,但股價又上漲那么高,可見市場基本不看基本面,存在坐莊和操縱的可能,現在外資機構沽貨離場,暴跌實屬正常。”泓瑞源金融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
資料顯示,雅高控股擁有國內最大的位于中國江西省永豐縣的灰白色大理石礦山,占中國大理石資源量超過7.5%。公司業務主要以銷售大理石產品和商品貿易為主,合計營收占比近99.77%,主要面向工裝和家裝市場。公司目標客戶以房地產企業如萬科、萬達,以及國際高檔酒店為主,這也使得其業務與國內房地產市場行情息息相關。
數據顯示,2018年,雅高控股營收為5.37億元,較2017年下降了58%,虧損高達3.96億元,而2017年同期是盈利845萬元。對此,雅高控股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由于收益減少以及行政開支、財務成本以及無形資產、商譽及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增加所致。
此前在8月30日,雅高控股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公司營收為4795萬元,同比下滑51%。但虧損有所收窄,公司解釋稱,虧損收窄是由于2018年同期出現以股權結算的購股權開支。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相關統計結果,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房地產銷售額與2018年同期相比仍有增長,延續去年以來的增長勢頭,但速度已經放緩。對此,雅高控股在2019年半年報中表示,集團實施業務計劃時一直采取更審慎靈活的方法,清理陳舊庫存,并在礦場保留最少的大理石荒料挖掘活動。
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2018年還是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虧損,似乎均沒有影響到公司股價表現。與之相反的是,雅高控股的股價在今年走出了一波行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行業頹勢在雅高控股身上表現得十分明顯,一方面是當前由國內房地產行業緊縮而導致石材利潤下滑,另一方面則是地方碳酸鈣礦山資源整合帶來成本上升。
今年3月,雅高控股收到廣西灌陽縣國土資源局通知,表示該局已拒絕公司非全資附屬公司灌陽縣桂灌石材有限責任公司就原先所持兩份采礦許可證提出的續期申請,原因是當地政府擬整合位于灌陽縣的礦產資源以更好地利用及開發當地自然資源。公告表示,經集團管理層參考目前可得資料作出的進一步評估,就上述所持采礦權確認減值約5.18億元。
面對如此行業環境,雅高控股選擇持續對外并購。一方面,公司斥資2.12億元收購上海4處住宅物業。雅高控股解釋稱,集團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形勢進行評估,認為長遠而言,市場前景樂觀,該等物業位于上海若干核心住宅區的黃金位置,可為其參與中國房地產市場提供寶貴的投資機會,使集團能夠從中國房地產市場上該等物業的潛在長期升值中獲益。
另一方面便是收購Kalong Holdings Limited發展碳酸鈣產銷業務。此前,雅高控股全資附屬公司Artgo Investment Limited以4500萬元收購Kalong Holdings Limited全部股權。雅高控股稱,此舉是從石材開采拓展至石材應用,進一步加強及擴大本集團現有業務。
“雅高控股當前所采取的這些動作,未來能否提振業績還很難說,投資者當前要警惕的是其股價的高位風險。”岑智勇分析稱。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22日,公司股東張濤清倉減持其所持的1.08億股雅高控股股份;5月20日,公司股東秦寅清倉減持了約1.6755億股雅高控股股份,套現約1.42億港元;7月30日,另一名股東China First Capital Group Limited也減持了8000萬股股份,套現約1.8億港元。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系雅高控股方面采訪,但截至發稿,未能獲得聯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