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應盡快發展符合中國消費者的人造肉技術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10 00:50:05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9月4日下午,美國“人造肉”創業公司Impossible Foods高管在云南省撫仙湖畔舉辦的首屆財富全球可持續論壇上透露,希望能在明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但是必須要得到監管者的批準。云南當地官員在會上表示,愿意提供條件,歡迎他們到云南來設廠。

Impossible Foods高管來華探路,恰逢國內豬肉價格波動較大的時候。眾所周知,這輪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受供應沖擊,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加供應,但生豬生產周期較長。因此,人造肉是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從技術演進來看,人造肉不算新鮮事物。現在的人造肉大致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將大豆、豌豆制作成“素肉”,目前在美國、西歐、中國香港地區等發達地區商業化的“人造肉”就是這種;一種則是通過控制細胞分裂做成的“試管肉”,但這類肉生產成本過高,還停留于實驗室階段。

不過,現代工藝的“人造肉”和中國消費者理解的素雞、素牛完全不同。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等美國初創企業制造的“人造肉”,利用先進的生物合成技術模擬出了無限接近真實肉類的口感和營養成分。比如,Impossible Foods就通過提取大豆血紅素,并通過生物發酵的方法量產出了“植物血”,添加了“植物血”的人造肉幾乎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既然人造肉在境外市場已經商業化,而且有真實的肉類口感,那將Impossible Foods引入到內地建廠,不就有助于解決現在的高肉價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并非那么簡單。

第一,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中的關鍵材料“大豆血紅蛋白”含有轉基因成分,而中國消費者對轉基因產品的接受度很低。

第二,已經商業化的人造肉主要是人造牛肉,而中國消費者主要吃的是豬肉,占比超過70%;而且現有的人造牛肉不能形成整塊的肉,這并不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和挑剔的胃口。

第三,人造肉仍然比傳統肉類要貴。比如Impossible Foods供應給美國漢堡王的人造肉漢堡,價格比普通漢堡貴1美元。

盡管Impossible Foods不一定能在內地建廠,即便建廠后也未必能對肉類消費格局帶來實質性改變,但經過這輪豬肉漲價的沖擊,尋找多元化替代肉類商品的必要性顯得更為迫切,如火如荼的人造肉革命,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人造肉被視為最具有顛覆性的科技之一,比爾·蓋茨、李嘉誠等頂級投資人,還有雀巢、泰森等食品工業巨擘,都已布局人造肉產業。除了上文所說的“人造牛肉”,幾乎你能想象到的所有肉類甚至蛋、奶理論上都可以通過生物合成技術實現。

畜牧業距今已經有上萬年的歷史,也是人類最主要的肉類蛋白來源。但隨著全球人口的增長和對肉類消費的增加,畜牧業的可持續性問題和引發的環保問題日益凸顯。目前,畜牧業貢獻了全球13.5%的溫室氣體來源,比所有汽車加起來的排放總量還要多。同時,畜牧業還要消耗大量糧食,而生產這些糧食本身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農藥、化肥,加劇了對環境的壓力。而生物合成技術,既可以提高肉類食品的產能天花板,同時對環境也更為友好。

人造肉對中國意義更為重大。中國是全球肉類消費第一大國,消費量接近全球的30%。2018年,歐盟28國(總人口)總共消費了4427萬噸肉(5.12億人口),而中國消費了8829萬噸,相當于歐盟的2倍。無論是從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角度,還是環保角度,人造肉都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即便Impossible Foods無法來內地建廠,但中國也應當盡快發展符合中國消費者的人造肉技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AV网站 |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亚洲综合情人伊人久久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