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6 16:15:27
近期有一只科技ETF,自上市以來,趕上了市場的風口,瞬間成了投資者追逐的對象,堪稱"網紅"。截至昨日收盤,該基金的規模一舉突破了30億元,成為了今年以來規模增速最快的ETF。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上證指數又回到3000點的位置,什么板塊最火?
半導體指數再次摸到了1500點,超過了2017年12月的前期高點,而元件行業指數甚至在向2015年的高點發起沖擊。而這些細分行業的背后,其實都是跟科技有關。
記者注意到,近期有一只科技ETF,自上市以來,趕上了市場的風口,瞬間成了投資者追逐的對象,堪稱"網紅"。截至昨日收盤,該基金的規模一舉突破了30億元,成為了今年以來規模增速最快的ETF。
15個交易日規模增兩倍
這只科技ETF就是華寶中證科技龍頭ETF,該基金8月16日上市交易,上市時總份額約為10億份,但僅僅不到1個月時間,基金總份額已經超過了20億份,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5日,該基金的總份額達到了27.3億份,根據昨日的收盤價1.161元估算的話,該基金的規模已經一舉突破了30億元,相比于上市時的規模,增長了約兩倍。
從成立以來盤中交易的情況來看,截至9月5日,15個交易日里面,該基金的總成交額達到了76.8億元,日均成交額達到5.12億元,甚至高于了很多寬基指數的日均成交額。有業內人士就表示:"該基金場內成交的活躍度非常高,很多寬基ETF的活躍度都沒科技ETF強。"
而之所以一開始就成了市場資金追逐的對象,主要還是在于近期科技板塊的良好表現,據了解,該基金跟蹤的是中證科技龍頭指數,該指數自8月6日至9月5日這一個月時間里面,漲幅達到了18.66%。
當然,隨著規模和凈值的不斷上漲,投資者最關心的是還能不能買?基金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波行情能持續多久很難說,但我還是比較看好該指數,其成分股的質地較好,從現在的市場環境來看,長期存在著比較大的成長空間。"
海通量化團隊則表示:"中證科技龍頭指數2018年的營收增速與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2.82%和21.56%,顯著高于其他主流寬基指數。而在研發投入方面,中證科技龍頭指數成分股的研發支出占營收的比例高達8.52%,而創業板指、中小板指成分股的研發支出占比僅為4.15%和2.85%,滬深300與中證500指數成分股的研發支出占比更是在2%以下。"
"我們認為,中證科技龍頭指數具有鮮明的高成長特征。這種高成長性不僅僅體現為歷史營收、凈利潤的高增長,更體現在對科技研發的重視,這有利于華寶科技ETF的平穩運行。"海通量化團隊進一步指出。
主題型ETF唱主角
除了這只ETF,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ETF不管是存量的還是新發的,規模都增長得很快。先從今年新發的ETF來說,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ETF及聯接基金的發行規模達到了646億份,而去年同期只有177億份。
再從存量的股票型ETF來看,雖然規模有增有減,但是總的規模增長也超過了百億,其中規模增長比較明顯的包括國泰證券ETF、華寶券商ETF、國泰軍工ETF等,這些ETF今年以來的份額增長均超過了15億份。
以國泰證券ETF為例,wind數據顯示,今年年初時的總份額約為36億份,而截至9月5日,總份額達到了約98億份,份額規模增長超過170%;再比如華寶券商ETF,今年年初時的總份額約為14億份,而截至9月5日,總份額達到了約38億份,份額規模增長同樣超過17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規模增長的ETF,不管是券商、軍工、國防,還是科技、半導體、通信等,基本上都屬于主題型的ETF。以剛上市不久的國泰半導體50ETF、通信ETF等產品的場內交易情況來看,剛一上市也都受到了投資者的持續追捧。
而接下來,關于主題型ETF的產品還有不少,比如正在發行中的華夏豆粕期貨ETF、大成有色金屬期貨ETF等產品,其實也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主題型ETF,而且也都是以前還沒有出現過的ETF,填補了市場的空白,這些ETF所受到的關注度也很高。
大成基金經理李紹表示:"期貨ETF解決了諸多資金在大類資產配置時對期貨的歧視性約束,滿足保險資金、銀行委外資金及公募FOF的入池標準,豐富了其配置需求。解決了此類資金對大宗市場長期存在的'看得見、吃不著'缺陷,長期看將成為大類資產配置的標配之選。"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