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95后護理員相親不敢提工作 養老服務行業需求大、留人難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8-22 10:21:29

你有沒有想過將來會選擇怎樣的養老方式?很多人會說:養兒防老,而有一群老人選擇在老年公寓、養老院安度晚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養老服務行業,但受薪酬待遇、社會觀念等因素的影響,行業內普遍存在留人難的問題,更有95后從業者表示,“相親不敢透露真實工作”。

記者走訪北京養老公寓,帶你了解她們鮮為人知的經歷。

每經記者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

“很多人對這個行業有成見、誤解,認為我們就是端屎端尿的,我特別不喜歡這樣。”對話中李林多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及,因為社會大眾對養老護理職業認同度不高,她在生活中沒少遭遇有色眼光,更讓她委屈和無奈的是母親在托人介紹對象時不敢透露她的工作。

初次在老年公寓見到李林時,她剛風塵仆仆地從醫院趕回來。當天下午,她所負責樓層的一位老人身體突發不適而需送院就醫,作為主管要全程陪同,采訪也因此推遲了。她告訴記者,公寓里的老人平均年齡83歲,尋常的感冒發燒讓工作人員都得謹慎對待,陪老人就醫對她而言是再日常不過的工作了。

看到李林嫻熟地通知家屬、安排老人住院后續事宜,記者打趣道,“你看著不像95后”。她則笑笑說,“我工作快4年了,公寓里有一半的護理人員都是90后,比我年紀小的不少。”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養老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90后、95后正逐漸加入養老服務行業,也為這個原本頗具“夕陽色彩”的行業注入更多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輕群體的加入僅是一方面。當下,我國養老護理人才仍面臨巨大的缺口。據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早前公布的《中國大學生養老服務行業就業意愿調查分析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即便按照一般口徑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護比來看,我國養老護理人才的缺口規模已達到500萬人之巨,其余各類相關的專業化服務人才也同樣缺乏。而受薪資待遇、社會認同感不高、盈利周期長等問題的影響,目前養老服務行業正面臨著前景好、蛋糕大,但卻吸人難、留人難的尷尬處境。

80%的同學都轉行了

社會認同感低是許多養老護理從業人員所面臨的困擾。談起自己的職業時,李林頗為自豪,但同時也流露出對固有成見的反感,“我們的工作并不可怕,也不是端屎端尿”。

這樣的不認同并不只來自于陌生人,有時親人和朋友也會提出類似的質疑。

“即便是很好的朋友,也有認為我的工作就是伺候人又臟又累,勸我趕緊轉行的。”而最讓她無奈的是,相親時家人不敢提自己的職業。2019年春節回家,母親給她安排了相親介紹對象,談起工作時,母親只含糊地說女兒是做養老的,具體的工作崗位只字未講。

李林認為,正是因為這樣觀念上的誤解與不認同,許多從業者在工作幾年后仍跨不過心理障礙而選擇離開。她畢業于北方一職業技術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2016年畢業時全專業共110人,如今還留在養老行業的不到20人。“很多同學都是因為觀念問題改行去做幼師、酒店銷售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因為薪酬問題而離開。”談及待遇問題,李林表示自己2017年升為失智照護主管后,公司給了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工資。

讓李林稍感欣慰的是父親至少是支持她的,“在報學校選專業時我爸就支持我,看好這是個朝陽行業”。

不過,“認同感”這樣的問題,也只是李林在閑暇之余才會想起并苦惱的,更多的時候,壓力來自于工作中的困難。

繃緊神經防風險

固有觀點對于養老護理人員工作的認知,仍停留在照顧老人起居、飲食、排便等生活的日常。但事實上,護理員的工作遠不止這些、意義也大于此。

據李林介紹,其所負責的樓層有一半的老人是可以自理的,護理人員只需安排好其日常飲食起居以及在長輩需要協助時給予關注。而另一半則是失智老人(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和失能長輩(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對于這些長輩,除了要負責他們日常飲食起居生活外,還有更多風險要防范。

“比如長期臥床的老人,最怕的就是他們噎食和壓瘡(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所以我們在喂老人吃飯時會很小心,喂什么、怎么喂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防止壓瘡,就得視情況每兩小時左右給老人翻身,這對護理員體力、精力都是挑戰。”

而對于有自主行動能力的失智老人,她和同事們要防范的問題就更多了,噎食、燙傷、日落綜合癥(在黃昏時分出現一系列的情緒和認知功能的改變)以及其他異常行為都有可能出現。

“失智老人的房間里不允許有燒水壺和任何化學物品,就是怕他們燙傷或誤食洗手液一類的東西,老人平日喝水都由護理員負責每兩小時補水一次,還有防止老人摔跤。”

即便是將所有注意事項銘記于心、打起12分精神,工作中也難免出現意外。去年,一位奶奶在樓道里和她聊天時摔跤了,“面對面也沒趕上扶住”,雖然老人后來并無大礙,但提起那次摔跤她仍十分懊悔。

同一句話一小時講40遍

除了燙傷、誤食這類可防范于未然的問題,對于李林和同事們而言,更大的挑戰是應對失智老人突發的異常行為。被問及老人們還有哪些“怪異”,她笑稱長輩們都很有個性,各有各的特點,“你得仔細觀察、求解”。

“不能用慣有思維去看待、否定老人,他的內心世界和我們不一樣。順著他們說的話去捋,你才能明白他為什么這樣做。”她向記者說道,“之前有位長輩非常抗拒洗澡,一接近淋浴間便大喊大鬧要逃走。后來我們發現他怕的是浴室里深色的防滑墊,認為那是個深坑會掉下去。防滑墊拿走后,老人也就肯乖乖洗澡了。”

還有一位老人在入住之初拒絕吃飯,總懷疑有人在飯里下毒。那段時間,李林便一日三餐都打一份同樣的飯坐在老人對面吃,讓她相信食物是安全的。

再有,部分失智老人會出現幻偷的癥狀,認為自己的“巨額財產”被盜。這時她和同事們就得一邊裝作幫老人尋找“失物”,一邊和家屬配合告訴老人存折或大額現金并不在公寓里。遇到長輩不依不饒的時候,她還得按照老人的囑咐去“報警”。“當然,老人是健忘的,丟東西報警的事可能10分鐘后就忘了,也可能同樣的問題一直問你。‘已經報警了’的話一小時可以跟他講40遍。”

應對老人突發問題之余,消化自己的情緒也是必修課。去年,一位和她關系很好的奶奶突然大發脾氣指責她偷了自己的相冊。李林形容那會兒是強忍著眼淚在處理工作。她回憶道,自己先離開了奶奶的視線,避免再刺激到老人。待自己和老人情緒平復后,再詢問丟的是什么相冊、里面裝了什么,一番溝通下來老人才說出自己不是丟了相冊而是想家了,相冊里有老伴和孩子的照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養老公寓 養老院 護理員 養老服務行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 日本A级作爱片网页 | 日韩欧美国产动漫一区 | 亚洲字幕一级二级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每天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