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6-23 16:14:11
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杜方今日(6月23日)呼吁公眾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科學認識地震,提高科學避震和自救能力,樹立與“地震風險共處”的意識。
每經記者 宋思艱 每經實習編輯 湯輝
6月22日22時29分,四川珙縣發生5.4級地震。今日(6月23日)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杜方表示,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本次地震的余震較為豐富,截至6月23日13時00分共記錄到3.0級以上余震44次。從目前余震活動來看,此次地震的序列呈現正常的起伏衰減狀態。
同時,杜方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就相關地震的提問進行了回答。
長寧縣雙河鎮雙河中學安置點航拍圖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問:為什么川東南地區再次發生中強震?
杜方:長寧6.0級地震是發生在四川地震活躍時段。
四川地震活動在時間進程上具有活躍—平靜—再活躍的周期性規律。上世紀70年代處于地震活躍期,省內發生過1973年爐霍7.6級、1976年松平兩次7.2級以及1976年鹽源6.7級等地震,之后四川區域7級以上地震平靜32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地震活動再次處于相對頻繁和強烈的時期,又相繼發生2013年蘆山7.0級、2014年康定6.3級以及2017年九寨溝7.0級等地震。
四川東南部地震活動與全省地震強震活動基本同步,自汶川地震以來,四川東南部區域發生多次4~5級地震。6月17日長寧6.0級地震正是發生在四川地震活躍時段。
震區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問:該地區會發生大地震嗎?
杜方:長寧6.0級地震分布于相對穩定的華南地塊邊緣,屬于歷史中等地震活動區。
1900年以來,震中100千米范圍內發生過2次6級以上地震,分別為1917年7月31日云南大關6.8級和1974年5月11日云南大關北7.1級地震,其中云南大關北7.1級地震為距本次地震最近的6級以上地震,空間距離約80千米;震中100至200千米范圍內發生6.0至6.9級地震5次,均屬于1935年至1936年四川馬邊6級強震群序列。上述6~7級地震均發生在川滇塊體東邊界的馬邊-大關地震帶上,屬于青藏地塊邊界帶,與本次6.0級地震處于不同的構造位置。
震中50千米范圍內未發生6級以上地震,本次長寧6.0級地震屬該區域最大一次地震。這次6.0、5.1、5.3、5.4級地震,從大區域構造看,均分布于相對穩定的華南地塊邊緣;從小區域構造看,為白象巖獅子灘和長寧背斜及其相伴生的次級斷裂,屬于歷史中等地震活動區。例如1936年9月25日四川江安5.0、1975年12月4日四川長寧4.7級、2013年2月19日宜賓珙縣4.5級、4月25日宜賓長寧4.8級、2018年12月16日興文5.7級和2019年1月3日珙縣5.3級等地震。
6月17日晚,四川省地震局電子顯示屏信息滾動播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思艱 攝
問:長寧6.0級地震的余震為什么這么多?
杜方:長寧6.0級地震的余震不斷與震區附近分布有錯綜復雜的多條小規模的次級斷裂活動有關。
長寧6.0級地震震中位于四川東南部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該區域分布多條小規模的次級斷裂,震中50千米范圍內地表無大規模區域性活動斷裂,主要的地質構造為長寧背斜以及伴生的多條小規模錯綜復雜的次級斷裂有關。與2018年12月16日四川興文5.7級和2019年1月3日珙縣5.3級地震相比,這次長寧6.0級、珙縣5.1級、長寧5.3級和珙縣5.4級地震區域次級斷裂略顯復雜,因而長寧6.0級地震的余震較興文5.7級地震的余震更豐富。
杜方最后表示:歷史記載表明,四川強震活動累計頻次位居全國第五,近十幾年來四川強震活動頻次居全國首位。她呼吁公眾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科學認識地震,提高科學避震和自救能力,樹立與“地震風險共處”的意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