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9 22:52:55
面對冰雪產業的不斷“升溫”,錢建農透露,復星旅文將進一步推動“冰雪戰略”。
每經記者 張曉慶 每經編輯 徐斐
“對中國文旅產業來說,未來十年將是高速發展的十年,但也是十分痛苦的十年,這期間必然會經歷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因為消費者的整體需求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更多地開始追求體驗、場景消費,這就要求企業從C端出發,及時調整思路。”
4月28日,復星旅游文化(01992,HK;以下簡稱復星旅文)董事長兼CEO錢建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享了他對文旅行業的思考。
零售行業出身的錢建農,曾在麥德龍和海王星辰等零售業企業工作多年。在他看來,“做好一個超市,必須不斷引進新產品來吸引顧客。旅游行業也一樣,需要去開發升級旅游產品”。面對冰雪產業的不斷“升溫”,錢建農透露,復星旅文將進一步推動“冰雪戰略”。
圖片來源:攝圖網
談到冰雪市場的未來,錢建農頗為看好:“人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游客去各地體驗滑雪運動;另一方面,2022年北京將舉辦冬奧會,一系列政策隨之出臺,也起到了巨大的引領作用。這些都將推動未來冰雪市場快速發展。”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2018年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1.97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合3300億元,分別比2016~2017冰雪季增長16%、22%。
而2022年北京冬奧會帶來的政策紅利,使得我國冰雪產業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加快發展冰雪產業等。具體包括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冰雪運動培訓機構;支持社會力量按照有關標準和要求建設各具特色的冰雪運動場館;積極培育市場主體,發展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冰雪產業企業,興建一批復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和冰雪運動中心等。
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包括旅游、地產以及戶外品牌等眾多企業“掘金”。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已經有近700家各級各類滑雪場館。《2019全球滑雪市場報告》顯示,中國的滑雪人口正在迅速增長,目前估計有1300萬人。到2022年,中國的滑雪場有可能會超過1000家,滑雪人次將突破4000萬。
復星旅文也希望能夠乘著政策東風,進一步加碼冰雪產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復星旅文不僅在未來重點項目太倉FOLIDAY阿爾卑斯度假小鎮中設置了大型室內滑雪場,而且旗下的Club Med還是歐洲最大的滑雪度假村供應商,目前已在5個國家擁有22座冰雪度假村。錢建農透露,Club Med將進一步擴張,以追趕全球各地逐步掀起的冬季運動熱潮。復星旅文還與滑雪指導機構法國滑雪學校(ESF)合作開辦了中國滑雪學院,進一步完善產業鏈。
不過,近年來冰雪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我國冰雪產業仍面臨著起步相對較晚、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參與面不廣等問題。
對于當前冰雪經濟的發展狀況,錢建農認為,冰雪產業不僅是旅游行業的發展,還可以極大地帶動區域經濟。隨著滑雪運動越來越火爆,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加入其中,呈現多元發展格局。但以滑雪產業為例,開發商對滑雪產業鏈運營的了解還有待加強,滑雪地周邊產品開發方面也有所欠缺,這是未來發展冰雪產業需要重視的地方。
復星旅文董事長兼CEO 錢建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除了大舉進軍冰雪產業外,熱帶海濱城市三亞一直是復星旅文業務布局的重心。去年4月底,復星旅文斥巨資在三亞打造的旅游目的地——亞特蘭蒂斯正式開業,其經營狀況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復星旅文最新公告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旗下度假村、旅游目的地經營及度假場景服務和解決方案業務的營業額約為48.05億元,同比增長約11%。今年一季度,三亞亞特蘭蒂斯共接待游客超過140萬人次。在三亞旅游旺季2019年春節期間,三亞亞特蘭蒂斯錄得經營收入1.5億元;其中客房收入7780萬元,客房入住率約93%。
對于三亞亞特蘭蒂斯這一年的表現,錢建農用“超出預期”來評價。“三亞亞特蘭蒂斯自身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漸顯現,未來會繼續強化帶給游客的體驗和內容。在海南政策紅利不斷(的背景)下,我們也希望未來推動更多的IP和公司進駐三亞和海南。”
錢建農認為,三亞已經具備發展為國際旅游目的地的基礎,無論是酒店布局還是島內交通設施,近年來都有了顯著提升。不過他指出,三亞仍然存在產品同質化問題,尤其是酒店行業;此外游客更多地被三亞的自然稟賦吸引而來,其他內容方面如夜游產品等有待強化。
“海南正在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這幾年在引進國際品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下一步如何吸引更多國際游客進入,將是海南未來的一個方向。”錢建農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