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9-04-26 20:17:58
“每個投資者都想弄清楚自己現在所處的周期位置。”——霍華德·馬克斯《周期》
圖片來源:攝圖網
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近日在接受德國金融資訊網站The Market的采訪時表示,當前投資者不宜采取過于激進的投資策略,這將帶來巨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將得不償失,而放棄短期收益的最大化,謹慎投資反而可能會帶來更好的回報。
他同時表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投資者都應該小心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堅持理性的投資策略相當重要。
馬克斯是橡樹資本 的聯合創始人,這家管理著1200億美元資產的公司在他的運營下,擁有高達19%的平均年化回報率。
除去投資人的身份,馬克斯還是一個有獨創性的投資哲學家。他對周期節奏的敏銳感覺幫助他穿越了數十年的牛熊交替,成為華爾街的一個投資傳奇。
馬克斯說,當前市場上令他感到欣慰的一點是,沒有人抱有“不存在風險,投資準沒錯”的思想并奔走相告,相反,人們在主動追求高收益的同時,也對風險的存在保持著較為清晰的認識。
盡管如此,馬克斯同時也表示,與其說投資者自愿承擔更高的風險去追求高回報,不如說他們不得不這樣做。許多機構投資者都被最低年化回報率所束縛住了。為了達到至少7%-8%的收益率,他們不得不脫離風險曲線,去承擔更為重大的風險。
馬克斯指出,在信貸市場上也看到了投資者更為積極的舉動:2008-2013期間的五年里,美國市場上新增了80只信貸基金,其中20只為首次發行;但在剛剛過去的五年中,有320只信貸基金成立,其中80只為首次發行。
他認為,這側面反映出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所提升,同時,一些從未管理過基金的資產管理公司也更加勇于“拿著客戶的錢來學習如何管理”。
動用他對周期的直覺,馬克斯強烈地認為目前已經到了采取防御型投資策略的時刻。他表示,目前來看前景還沒有那么糟糕,價格還尚未出現泡沫,現在采取謹慎的投資策略正是時候。
有三種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
第一,持有現金。但這非常極端,也很容易出錯;
第二,改變資產配置:持有債券而不是股票,持有高評級債券而不是低評級債券,投資美國而不是國際市場,投資發達國家而不是新興市場,投資大公司而不是小公司,投資防御型公司而不是周期型或成長型公司。
第三種方法是,即使是在你現有的資產配置中,也要采取防御策略,只需轉向更安全的方法和更安全的管理者。
對于經濟走勢,馬克斯認為,一方面,美國正在經歷史上最長也最為緩慢的復蘇,同時還面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阻力,這種復蘇持續多年的可能性很小;而另一方面,美國眼下仍然是經濟狀況最好的發達國家,如果說2019或2020年將發生經濟衰退,似乎也并無道理。
但馬克斯表示不會根據這些推測來進行投資,因為“預測”經濟形勢從來不是他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所采取的原則,他對把收益押注在未來事件發生概率上的做法不以為然。
采訪中,馬克斯分享了他的投資策略,以及他一直堅持的一句投資格言:“聰明人在一開始做的事情,就是傻瓜在最后所做的事。”
作為一個極度重視“周期”這一概念的投資者,馬克斯指出,對于長線投資,部分投資者仍存在誤解:
很多人認為長期投資是一系列的短期投資。然而,長期目標本身就是一件事:如果你的目標是追求卓越的長期業績,那么試圖每年都取得卓越的短期業績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試圖在某一年實現上十分位的收益,那么,你的收益跌落至下十分位的風險就會相應增加;而相反,如果你始終把收益保持在優于中位數的水平,那么從長遠來看,這將使你的回報更可觀。
概括來說,馬克斯對于如何在長線投資中獲得高回報的答案是——放棄追求短期收益的最大化。正如一個有趣的例子所反映出來的道理一樣:在棒球比賽中,當你試圖追求全壘打時,你也背負著更高的三振出局的風險。
馬克斯指出,受到情緒的指引,市場總是會在高位時買入,而在低位時賣出,事實上,如果想要戰勝市場,那么你必須做出與市場所不同的反映。
這就要求投資者能夠比其他人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從眾心理:
我認識的大多數偉大的投資者都是沒有感情的人。他們聰明、善于分析,堅定而不容易動搖。比如在1907年大崩盤中買入的摩根大通,再比如在金融危機期間投資高盛的巴菲特。
華爾街見聞 高姝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