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1 21:12:30
冷鏈整車產品也是京東冷鏈首個以平臺化模式運營的產品。
每經記者 陳克遠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國內冷鏈物流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而在各方巨頭爭相加碼背后,是行業亟待解決的諸多痛點。
今日(4月11日),京東物流宣布上線冷鏈整車產品。據了解,這是京東物流繼推出冷鏈卡班、冷鏈城配后上線的又一冷鏈物流服務。
京東物流方面表示,冷鏈整車產品是以平臺化的模式,通過整合上游貨主、中游物流企業與下游貨車司機多方資源,根據客戶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提供點到點、點到多點的冷鏈整車直送服務。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冷鏈整車產品也是京東冷鏈首個以平臺化模式運營的產品。
聚焦京東物流在冷鏈市場的布局,此前京東物流已先后在2018年12月和今年3月推出了冷鏈卡班和冷鏈城配服務。其中,前者是按重量和體積報價的模式滿足客戶多批次小批量不足整車的運輸需求,以集拼或分撥的模式進行點到點固定班次運輸服務;后者則是京東冷鏈為商家提供一體化、多場景的同城冷鏈運輸服務,以拼車共配或整車專送的模式,滿足客戶點到點、點到多點的冷鏈運輸需求。
顯然,在京東冷鏈的多元化布局背后瞄準的是廣闊的冷鏈市場空間。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到1.8億噸,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為3035億元。但也要注意到,在千億市場規模背后,集中程度低、標準不統一是制約冷鏈提質升級的重要瓶頸問題。
而就冷鏈整車運輸而言,當前市場,車、貨之間信息不匹配問題尤為突出。一方面導致貨主承擔著高額的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個體車主也面臨著空返率居高不下的問題。此外,個體車主不具備開票資質、運費結算周期長、物流信息不透明等問題也普遍存在。
對此,京東物流方面表示,冷鏈整車服務作為京東冷鏈首個以平臺化模式運營的產品,通過搭建運力平臺,連接起貨主與個人車主。一方面將整合社會零散運力,有效利用返程車輛資源,實現短鏈交易,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流轉效率;另一方面,運力平臺還將解決個人車主的開票資質問題,提供合理的進項抵扣,降低運營成本。
盡管行業仍然存在痛點,但物流巨頭已經開始爭相加碼這一賽道。就在2018年3月,順豐控股還宣布與國際冷鏈物流企業夏暉在中國成立合資冷鏈物流公司。
而在各方巨頭的爭相加碼之余,正如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所說,“冷鏈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各企業在競爭過程中應當將市場細分作為切入點,走專業化市場路線才有優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