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9-04-11 16:56:45
瑞銀報告稱,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迅猛發展以及美國財政刺激與免稅紅利的消減,到2026年,美國大約將有7.5萬家線下門店關門大吉,不過網購銷售額額占社會零售總額的比重則將從現在的16%上升至25%。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電商迅猛發展的互聯網時代,線下實體店遭受強烈沖擊。
周三,瑞銀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表示,到2026年,美國大約有7.5萬家線下門店將關門大吉;屆時,網購銷售額占社會零售總額的比重也將從現在的16%升至25%。
瑞銀分析師表示,隨著美國財政刺激與免稅紅利的消減,美國零售實體店在明年關閉的速度將加快。
三月初,美國零售品牌Gap、維多利亞的秘密以及零售商JC Penney在短短48小時內先后宣布削減線下門店。
瑞銀在報告中預計,零售商在未來關閉的線下門店所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服裝店2.1萬家、消費電子產品店1萬家、家裝店8000家。
瑞銀給出的理由是:各零售細分領域的在線滲透率越高,線下門店關門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瑞銀以線下最常見的生活用品商店為例。其分析師預計,到2026年,隨著美國日常生活用品在線上的滲透率升到10%,大約有7000家生活用品商店將會被關閉。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自2016年以來,美國已有35家大型零售連鎖商店和眾多規模較小的商店選擇關門;而今年年初以來,服裝連鎖店Diesel USA與Charlotte Russe,生活品商店Shopko等也都紛紛關閉線下門店。美國零售巨頭Sears已經關閉了約1300家線下店,預計年底前將再關閉80家。
瑞銀分析稱,電商巨頭亞馬遜將不斷推高各零售品的在線滲透率,而更多零售商店也不得不選擇在線上攬客。
瑞銀在報告中表示,美國零售業線下門店銷售量經歷了10年的下滑后,在2018年取得短暫的增長,這有賴于美國的財政刺激與減稅政策;而當上述兩個因素在今年逐漸消減后,線下門店銷量的增長速度已不太可能持續,這也將導致零售商在明年加速關閉線下門店。
此外,美國人也越來越多地在網上購物。去年,美國家庭網購平均花費5200美元,比5年前增長了近50%。
金融服務公司D. A. Davidson分析師John D. Morris對華盛頓郵報表示,線下門店關門是市場健康發展的體現;它們因缺乏競爭力而被淘汰,對于市場而言是件好事。
展望未來,瑞銀認為零售商線上賣貨的時代已經到來,而線下門店要盡可能小、庫存要盡可能少,線下主要以商品展示為主,并以此作為對線上賣貨的補充。
華爾街見聞 胡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