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9-04-03 10:35:06
3月29日,山東證監局顯示,華熙生物首已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輔導券商為華泰聯合證券。你可能沒有聽說過華熙生物,但你一定聽說過大火的“故宮口紅”。“故宮口紅”的生產商就是華熙生物。
在科創板“硬科技”企業輪番亮相后,華熙生物的加入或許能為市場帶來一絲“柔情”。
3月29日,山東證監局顯示,華熙生物首已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輔導券商為華泰聯合證券。自港股歸來的華熙生物如能順利登陸科創板,將向投資者展現出“顏值經濟”的魅力。
截至4月2日,已有六批共計37家企業納入科創板受理名單之中。下一步將有哪些公司加入科創板的排隊序列?券商中國梳理各地證監局輔導企業信息發現,至少已有6家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完成輔導,成為科創板的“預備役”。
你可能沒有聽說過華熙生物,但你一定聽說過上季大火的“故宮口紅”。
近年來,故宮儼然已經開發出一條“網紅之路”,在文創產業方面不斷推陳出新。而在去年12月9日,“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館”公眾號推出《故宮口紅,真的真的來了!》,瞬間刷爆朋友圈。
在故宮口紅陷入“嫡庶之爭”、“推遲發售”、“質量門”等爭議后,故宮口紅的生產商華熙生物逐漸走向臺前。在針對故宮口紅因品質問題下線的消息,華熙生物表示,華熙生物旗下品牌潤百顏與故宮博物院文創館合作開發的“故宮口紅”進展順利,公司玻尿酸業務始于1998年,此次與故宮的文創合作,是故宮對華熙生物產品品質的認可和肯定。
而在3月29日,山東證監局網站公布了華泰聯合證券關于華熙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報告顯示,華熙生物與華泰聯合證券在3月6日簽署輔導協議,次日進行輔導備案申請。華泰聯合證券認為,華熙生物已達到輔導目標,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基本條件,適合發行上市。
就目前科創板獲受理企業來看,多以“硬科技”企業為主。單就生物醫藥行業來看,獲批的科前生物、賽諾醫療、特寶生物等公司,主營業務以疫苗、冠脈支架、藥物研發等為主。作為首家擬登陸科創板的醫美企業,華熙生物將給科創板市場帶來一縷女性化的柔情氣氛。
其實,華熙生物對于資本市場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華熙生物就曾登陸港股市場,在浮沉近十年后,2017年6月選擇退市。
在退市公告中,華熙生物稱,自上市以來公司的股價表現一直不令人滿意。作為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又名玻尿酸、玻璃酸鈉,簡稱“HA”)原料生產商之一,公司十分重視其聲譽。股價低迷對本公司的客戶口碑造成不利影響,繼而對其業務以及員工士氣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華熙生物表示,股份上市要求公司承擔行政、合規及其他上市相關成本及開支;如該成本及開支被消減,節省的資金可用于公司的業務營運。
公告信息顯示,華熙生物聚焦于生物醫藥領域,是以透明質酸為核心,覆蓋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從原料到終端完整產業鏈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生物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涵蓋醫藥、醫療器械、功能性護膚品等領域。
在技術創新方面,在對透明質酸發酵技術的研究方面,華熙生物申請了近百項國內外專利,并因在透明質酸和發酵技術上取得的創新成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其醫藥級透明質酸通過歐盟CEP認證,獲得多個國家的DMF登記號,并先后通過美國FDA和韓國MFDS的現場檢查。公司具有國內新食品原料透明質酸生產資質的企業,同時也是中國化妝品用透明質酸行業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
從經營情況來看,2016年-2018年,華熙生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33億元、8.18億元、12.63億元,實現凈利潤2.69億元、2.22億元、4.24億元,業績增長明顯。截至2018年12月31日,華熙生物資產總額為20.71億元,股東權益為17.17億元,每股凈資產為3.98元。
通俗點講,華熙生物是一家處于醫美上游產業的玻尿酸原料供應商,而玻尿酸這個詞對于愛美女性來說可謂耳熟能詳。作為最早進入醫美行業的原材料,“打了玻尿酸”一度成為醫美整容的代名詞。而就華熙生物而言,其旗下擁有潤百顏、德瑪潤、夸迪、米蓓爾、絲麗等多個品牌,產品廣泛應用于藥品、醫療器械、護膚、彩妝產品、保健食品和食品等領域。
近幾年來,醫美行業發展迅速。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2245億元,中國已成為醫療美容第三大市場,占全球市場的10%,隨著90后、00后等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流,顏值消費成為消費升級下的一大重要分支。預計到2020年,醫美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則顯示,醫美藥品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肉毒素和玻尿酸。醫美藥品產業集中化和規模化程度高,行業門檻高,專業性和規范性強,生產進口皆需要獲得相應的審批。在玻尿酸前十大品牌中,華熙生物旗下潤百顏品牌入選。
在首批企業3月22日獲得科創板受理后,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的“項目動態”板塊迅速擴容。至4月2日,已有六批共計37家企業在名單之中。
下一步將有哪些公司加入科創板的排隊序列?券商中國梳理各地證監局輔導企業信息發現,目前還有6家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完成輔導,暫時還未披露受理信息。
作為科創板的“大本營”,上海地區企業申報科創板尤為踴躍。3月27日,上海證監局一次性披露了7家企業完成上市輔導的信息,其中瀾起科技、優刻得、中微半導體、聚辰半導體、晶豐明源5家公司已獲受理。余下柏楚電子、美迪西兩家公司在完成驗收工作后,也將陸續加入排隊名單之中。
而在4月1日,上海證監局再次公布泰坦科技、微創心脈兩家公司完成上市輔導的公告,輔導券商分別為光大證券、國泰君安與華菁證券。
2015年12月,泰坦科技掛牌新三板,并于2017年7月份準備開啟IPO進程。3月15日,泰坦科技公告“更換賽道”,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4月1日,泰坦科技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上市議案。在完成上市輔導后,泰坦科技距離科創板又近了一步。
同樣在4月1日披露完成上市輔導的公司還有鉑力特。早在3月13日,西安市舉辦科創板政策形勢解讀會暨重點企業上市服務對接會,彼時西部超導、鉑力特等企業被認為有望作為陜西“排頭兵”登陸科創板。
報告顯示,鉑力特是一家專注于工業級金屬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術企業,構建了較為完整的金屬3D打印產業生態鏈,客戶主要分布于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船舶制造、能源動力、電子、模具制造及醫療研究等領域。
財務數據顯示,鉑力特2016-2018年的產品銷售收入分別為1.6億元、2.2億元、2.9億元,3D打印定制化產品服務、代理銷售設備及服務、3D打印設備三項業務系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公司擬募集資金8億元,其中投資金屬增材制造智能工廠建設項目6億元,其余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近期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企業名單:
(券商中國 閆晶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