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31 12:46:56
每經記者 劉晨光 每經編輯 梁梟
李小加在會上做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晨光 攝
3月31日上午,在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專題演講環節,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做了“數據與資本的遠與近”的主題演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現場獲悉,李小加表示,5G時代數據會越發成為大宗商品,成為原材料。李小加指出,今天的云計算就是過去的能源,今天的傳輸就是過去的運輸。從AI的角度,海量數據經過算力轉換,形成新的產品。
李小加認為,現在的數據和AI還不能完全吸引資本,“似乎資本離數據很近,但似乎又很遠”。李小加認為,我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數字化經濟,海量的經濟數據已經離我們很近,類似BAT等很多大的平臺已經在高度運用AI進行數據處理。
但在李小加看來,今天雖然存在海量的數據,但同樣存在很多數據“孤島”。他認為,雖然每個“孤島”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數據生態體系,但對于整個社會的信息生態來說,很多數據依然處于孤島狀態。
實際上,數據和大眾商品相比,大眾商品是一次性消耗,但是數據可以反復使用、同時使用。李小加認為,數據越共享、越多越值錢,越多樣越值錢,不同數據之間的整合會產生更大的價值。
李小加強調,在5G時代,一定是要靠技術來解決,依靠技術的加密環節,可以有效保護隱私和商業機密等,可以把數據使用權分享,也可以在加密狀態下進行數據買賣。他認為,例如確權、存證等信息,這些數據商品可以被屢次使用,怎么實現利益返還,一定是要靠技術。
李小加表示,在5G時代,將會出現新的交易所,通過數據和資本之間的博弈,出現新的交易模式,而我國在5G時代完全有可能在資本市場領域實現一次重大超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