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03-28 07:03:00
3月27日晚間,上交所披露了科創板第二批受理公司名單。但同時上交所特別強調,在受理環節,僅是對企業申請文件齊備性、中介機構資質等的核對,相當于申報企業獲得了“準考證”,可以進入考場考試,并不表示一定能夠考試通過或獲得好成績。
圖片來源:攝圖網
科創板熱浪繼續滾滾而來!
3月27日晚間,上交所披露了科創板第二批受理公司名單。
但同時上交所特別強調,在受理環節,僅是對企業申請文件齊備性、中介機構資質等的核對,相當于申報企業獲得了“準考證”,可以進入考場考試,并不表示一定能夠考試通過或獲得好成績。
據梳理,第二批受理公司涵蓋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激光顯示、量子通信等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場影響力和科技水平。
總體來看,本次擬受理的8家企業中,無虧損企業;每家企業規模比較接近(總資產7.08億元至20.73億元之間),總體規模略小于首批受理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更高(深圳微芯生物科技55%至62%);報告期內經營情況變動幅度小于首批(除光峰科技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72%外,其他企業變動幅度30%左右)。
他們各自有何“絕招”?請接著往下看。
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650萬股,募集資金6.08億元,投向蛋白質藥物生產改擴建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新藥研發項目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研究項目。
特寶生物專業從事以基因工程技術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研發及產業化,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創新型企業。目前上市產品包括1個國家1類新生物制品——派格賓®及3個原國家2類新生物制品(特爾立®,特爾津®,特爾康®),注射劑成品在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10多個國家銷售。其中,特寶生物研發的Ⅰ類新藥Y型PEG化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治療生物制品Ⅰ類),用于治療慢性丙型肝炎(基因2、3型)。2017年獲得慢性乙型肝炎適應癥批準。
財務數據顯示,特寶生物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億元、3.23億元、4.48億元,歸母凈利潤2931.41萬元、516.86萬元、1600.29萬元。
招股書顯示,特寶生物預計市值35.45億元。發行人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第四款的規定:“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A股公司通化東寶持有特寶生物33.94%的股權。
虹軟科技上市保薦券商為中信建投、華泰聯合。公司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3億元。
公司專注于視覺人工智能的研究與開發,提供的視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行業,主要客戶包括三星、華為、小米、OPPO、維沃(vivo)、LG、索尼、傳音等全球知名手機廠商。
本次擬發行不低于4001萬股,不超過5000萬股,擬募集資金11.3億元。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61億元、3.46億元和4.5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79萬元、7436萬元、1.75億元。
公司第二大股東為華泰新產業基金,有限合伙人中包括伊利股份。
光峰科技本次擬發行不超過6800萬股,募集資金用于新一代激光顯示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光峰科技總部研發中心項目、信息化系統升級建設項目等。
公開資料顯示,光峰光電成立于2006年10月,注冊資本3.84億元,法人代表薄連明,保薦券商是華泰聯合證券。公司致力于高亮度半導體光源的研發。公司是一家擁有原創技術、核心專利、核心器件研發制造能力的全球領先激光顯示科技企業,致力于激光顯示技術和產品的研究創新。
財務數據顯示,光峰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5億元、8.06億元、13.8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394.36萬元、1.05億元、1.77億元。
據悉,圍繞ALPD®技術,公司構建了完善的知識產權體系,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專利申請。截至2019年2月28日,公司已獲授權專利766項,申請中專利超700項,公司專利申請數量在全球熒光激光顯示領域排名第一。
查閱公司股東榜及企查查,深圳市紅土孔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紅土投資”)持股0.45%。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紅土孔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24%股權,大眾公用、深圳能源、七匹狼、粵電力A、廣深鐵路、中興通訊分別持有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權10.8%、5.03%、4.89%、3.67%、1.4%、0.23%。
此外,CITIC PE持有光峰科技10.8914%的股份。根據《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及CITIC PE的書面確認,截至2019年3月14日,中信證券旗下公司是其合伙人。
3月27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微芯生物”)的保薦機構為安信證券,本次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募集資金8.04億元,投向創新藥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項目等6個項目。
微芯生物是一家旨在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臨床亟需的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具備完整的從藥物作用靶點發現與確證、先導分子的發現與評價到新藥臨床開發、產業化、學術推廣及銷售能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財務數據顯示,微芯生物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36.44萬元、1.11億元、1.4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及3127.62萬元。
據招股書顯示,公司適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項之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股東榜中云集了國內外數十家投資機構,包括LAV one、海德睿博、德同新能、紅土孔雀等。另據記者采訪了解到,江蘇國信旗下江蘇信托間接持有微芯生物0.53%,上述持股為江蘇信托管理的事務管理類信托投資的旗下基金持有。江蘇信托是接受委托人資金按委托人要求投資基金,不承擔風險和收益,只收取事務管理服務費。
搜于特日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投資1000萬元入股(占比3.46%)的杭州南海成長創科投資合伙企業間接參股了微芯生物。
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貝斯達”)的保薦券商為東興證券。貝斯達是繼江蘇北人后,第二家從新三板轉戰科創板的企業。
本次貝斯達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500萬股,募集資金3.38億元,投向高性能醫學影像設備擴能項目、高性能醫療設備關鍵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貝斯達是一家集醫學影像與放射治療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貝斯達醫療產品包括(含在研):永磁型磁共振(MRI)系列、超導型磁共振(MRI)系列、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裝置(CT)系列、懸吊式DR、U臂式DR、移動式DR、數字化胃腸機、數字化乳腺機等放射影像(X線)系列、全數字便攜式、推車式彩色超聲系列、正電子發射及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系統PET-CT等共九大系列四十多個產品。
憑借高科技、高質量和優質的服務,產品已覆蓋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到歐洲、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貝斯達于2015年9月掛牌新三板,2018年7月終止掛牌。期間,公司還曾籌劃IPO沖刺創業板上市未果。財務數據顯示,貝斯達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6億元、4.15億元、4.71億元,凈利潤9330.92萬元、1.03億元、1.08億元。
公司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此外,貝斯達還受到一眾明星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關注。截至2018年1月,富海銀濤柒號、深圳無限空間、深圳高特佳成長、合肥高特佳成長、深圳高特佳恒富、武漢惠人、漢富資本等機構對公司持股均超過2%。
公司此次申報科創板采用第二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據披露,國盾量子主要從事量子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為各類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以及星地一體廣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系統地提供軟硬件產品,為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和領域提供組網及量子安全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此次擬募資3.04億元,其中2.57億元用于量子通信網絡設備項目,4689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
作為明星企業,國盾量子介紹自己是量子通信產業化的開拓者、實踐者和引領者,技術團隊在量子信息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包括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等,團隊核心成員潘建偉院士因為在量子密鑰分發、光量子計算等領域的先驅性實驗研究貢獻被美國光學學會(OSA)授予“2019年度伍德獎”。
一個凸顯競爭力的數據是,我國目前已建成的實用化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總長(光纜皮長)已達7000余公里,其中超過6000公里使用了公司提供的產品且處于在線運行狀態。
2016年至2018年,國盾量子營業收入分別為2.27億元、2.84億元和2.6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875萬元、7431萬元和7249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986萬元、3073萬元和2300萬元。
據介紹,國盾量子的第一大客戶為神州數碼系統集成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是目前服務于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建設方的主要系統集成商,從公司采購的產品主要用于中科大承建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范項目、國科量網承建的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建設工程項目等。
在歷經多次增資后,國盾量子的股東結構相對分散,本次發行前,科大控股作為第一大股東持股18%,潘建偉院士持股11.01%,國科控股、潤豐投資和合肥琨騰等三家機構持股比例超過5%。
A股公司中,據查詢,浙江東方和銀輪股份參股的杭州兆富投資持有國盾量子4.34%的股份。據銀輪股份披露,公司間接持有國盾量子約0.38%股份。另神州信息也曾披露,持有國盾量子少量股權。
公司本次上市的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募集資金10.08億元,用于平板顯示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半導體事業部建設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華興源創是國內領先的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應用于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在柔性OLED的Mura補償技術、柔性OLED的顯示與觸控檢測技術、柔性OLED的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移動終端平板顯示屏的移栽平臺、移動終端電池管理系統芯片測試技術、超大規模數模混合芯片測試平臺等技術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財務數據顯示,華興源創2016年度至2018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51595.44萬元、136983.42萬元及100508.3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8029.70萬元、20966.91萬元及24328.60萬元。
公司控股股東為源華創興,現持有公司2.31億股,占公司股份總額64.00%。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陳文源、張茜夫婦,除通過源華創興持股外,還分別持有公司15.66%、2.34%股份。此外,華興源創員工持股平臺蘇州源奮、蘇州源客分別持有公司9%、9%股份。
公司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
資料顯示,二十一世紀空間主營業務為基于自主運控自有遙感衛星的數據獲取、處理分析及銷售和空間信息綜合應用服務。
公司擁有自主運控的“北京二號”遙感衛星星座系統,包括3顆亞米級全色、優于4米多光譜分辯率的光學遙感衛星以及自主研建的地面系統。
作為面向中國及全球客戶的自主遙感衛星運控及地球空間信息大數據服務商,二十一世紀空間是中國第一家與國際技術領先的衛星系統研建機構合作并自主擁有和獨立運控商用遙感衛星系統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商業衛星遙感的開拓者。
二十一世紀空間此次擬募集資金8億元,用于衛星對地觀測數據獲取能力提升、遙感數據產品柔性生產系統、空間大數據應用平臺(一期)、北美和歐洲研發中心、西部遙感衛星地面系統等項目的建設。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86億元、4.63億元和6.0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84.97萬元、4635.60元和7202.34萬元。
2016年,中天華出具“中天華資評報字[2016]第1084號”《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擬增資擴股涉及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資產評估報告》顯示,彼時,二十一世紀空間100%股權的評估值為19.7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A股上市公司北京城建持有二十一世紀空間發行前4.10%的股份。此外,二十一世紀空間有多名國有機構股東,包括北工投資、高新投資中關村擔保、高新創投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