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7 20:31:22
3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青島證監局網站信息發現,海爾生物醫療已完成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國泰君安認為,公司已具備科創板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文多 攝
海爾集團旗下的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生物醫療)也將目光瞄向科創板,其或將成為海爾集團的第三家上市平臺。
3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青島證監局網站信息發現,海爾生物醫療已完成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國泰君安認為,公司已基本符合中國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等監管機構對擬上市公司的各項要求或規定,達到了輔導工作的預期效果,具備科創板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同日,記者從知情人士方面確認,海爾生物醫療已經結束輔導。
輔導工作總結報告顯示,國泰君安與海爾生物醫療于2019年2月18日簽訂了《輔導協議》,海爾生物醫療聘請國泰君安為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機構;經青島證監局確認,海爾生物醫療已于2019年2月21日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認為,海爾生物醫療具備科創板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
上述報告顯示,海爾生物醫療業務始于低溫存儲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可以提供覆蓋-196℃至20℃全溫度范圍內的生物醫療低溫存儲產品。報告期內,發行人主要為生物樣本庫、血液、疫苗、藥品試劑及實驗室場景提供低溫存儲綜合解決方案,主要收入體現為低溫存儲設備銷售收入。2018年以來,海爾生物醫療進一步基于物聯網技術提升產品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大力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與研發制造的融合。
此前,海爾生物醫療也在資本市場進行過頗多嘗試。去年10月,海爾生物醫療宣布正式赴港股主板IPO上市。彼時,海爾生物醫療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從2015年至今,海爾生物醫療一直處于盈利狀態: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海爾生物醫療的收入分別為4.68億元、4.83億元、6.21億元、3.88億元,期內利潤分別是9305.1萬元、1.22億元、7377.6萬元、4599.3萬元。其中,海爾生物醫療來自中國以外的收入占比分別是22.5%、20.7%、21.5%及30.7%,海外市場貢獻逐步增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