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1 20:43:12
盡管盈利模式在相當程度上仍依賴政府補貼和政策支持,但電子廢棄物再回收市場的潛力有目共睹,資本也是有心入局。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陳俊杰
3月底,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電子產品廢棄量將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達到1540萬噸和2722萬噸,平均年增長率達到10.4%。到2030年,僅廢棄電腦和手機的電路板中可回收金屬總價值,就將達到1600億元。
有著敏銳嗅覺的各路資本,早已嗅到了商機。在一位券商人士看來,越來越多的并購表明,盡管盈利模式在相當程度上仍依賴政府補貼和政策支持,但環保企業在上游回收和下游再利用的布局也在增多。
“上游回收基本是無序化狀態,但誰都不否認這種無序化下的商機。”一位從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產業鏈下游的絞殺,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在上游回收布局。
市場的潛力有目共睹,資本有心入局 圖片來源:攝圖網
9年前,登陸中小板的格林美(002340,SZ)成為A股首家再生資源上市公司,盡管盈利模式在相當程度上仍依賴政府補貼和政策支持,但這也拉開了資本進入廢棄電器電子拆解行業的序幕。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市場的潛力有目共睹,但相比其他產業,目前資本進入的更多是下游,上游回收基本是無序化狀態。
在資本市場,行業并購越來越活躍。今年3月16日,國中水務(600187,SH)第二次發布了延期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交易所的問詢,源于國中水務進入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的并購計劃。
大約1個月前(2月19日),國中水務披露重組草案,擬通過現金收購及現金增資的方式,合計出資2.73億元收購成都仁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新科技)52.53%股份。
國中水務稱,上市公司通過并購仁新科技,可以使上市公司快速進入這一國家鼓勵和支持發展的行業,增加上市公司利潤來源,有利于盈利能力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當前的電廢拆解板塊,已有中再資環(600217,SH)、格林美(002340,SZ)、啟迪桑德(000826,SZ)、東江環保(002672,SZ)等多家公司在資本市場匯集。
值得注意的是,國中水務的重組草案中所披露的仁新科技主要競爭對手,除了四川省內從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的企業,就是上述四家上市公司。
相比國中水務這個后來者,先前涉足電子廢棄物拆解業務的四家上市公司,早已通過并購等方式,在這個變廢為寶的領域扎根。
比如,作為廢棄電器電子拆解細分行業龍頭,中再資環于2015年由秦嶺水泥重大資產重組而來,主營業務由水泥生產銷售變更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與拆解處理。
也是在2015年,剛剛“傍”上“清華系”的啟迪桑德發布對外投資公告,以自有資金1.3億元收購哈爾濱市群勤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65%股權、南通森藍環??萍加邢薰?5%股權以及攸縣供銷再生資源有限公司100%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兼并重組浪潮中,格林美等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范圍逐漸豐富,經營范圍拓展到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塑料、廢鋼鐵、報廢汽車、廢電池等品種的回收利用,處理方式由分揀、初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延伸。
“龐大的人口基數,讓家電保有量和淘汰量有了保障,也使得整個產業鏈像是一片藍海。”一位電廢拆解企業收儲部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不過,他也指出,“大部分由散戶或個體業者去居民家回收后,再由大中級別黃牛匯聚后交給拆解企業處理,由于中間環節過多,導致回收價格居高不下”。
一位券商人士還告訴記者,受拆解基金延遲支付和部分企業回收渠道不完善影響,拆解處理行業整體開工率維持在50%左右,產能利用率明顯不足。
面對這樣的背景,在上游回收布局,成了不少再生資源上市公司的一個側重點。
“廢棄電器電子分布廣泛,收集、運輸成本較高,因此,運輸半徑一般在400-600公里,最佳半徑在200-300公里。”在一位拆解企業負責人看來,這個半徑內,也將成為公司接下來布局的重點。
以中再資環為例,其以黑龍江綏化、河北唐山、山東臨沂、河南洛陽、湖北黃岡、四川內江、江西南昌、廣東清遠的8家廢棄電器電子回收廠為依托,建立了覆蓋全國的5000個回收網點。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向個人回收商采購,有利于減少中間加價環節,并獲取回收環節利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互聯網+回收”的模式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實踐,如因廢舊手機回收而為人們所熟知的愛回收和回收舊衣服的飛螞蟻等。廢棄家電回收領域也已經涌現出嗨回收、香蕉皮等企業。
如今,包括京東、阿里、騰訊在內的互聯網巨頭,也在試圖通過“互聯網+”的新模式,嘗試撬動這個“舊”市場。
比如,2018年10月15日,京東家電聯合京東公益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有閑有品、嗨回收等機構和企業,共同啟動了“京東家電公益回收”計劃。
這已不是京東第一次參與到回收領域。2018年7月,愛回收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1.5億美元,由老虎環球基金領投。京東第三次跟投,力撐其電子產品回收唯一渠道伙伴。
在二手閑置經濟循環平臺,騰訊投資58集團的轉轉,阿里深度扶持內部項目“閑魚”,京東力撐“愛回收”。
“但要注意的是,這些巨頭扶持下的流量平臺,從舊貨流轉到廢棄回收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