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20 15:57:40
同程藝龍月活躍用戶及月付費用戶主要增長便是來源于騰訊旗下平臺。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20日,同程藝龍(00780.HK)發布2018年度業績公告,這是其上市后發布的首份年報。
財報顯示,按合并基準,同程藝龍2018年度的收入為60.9億元,同比增長16.5%。年度經調整溢利同比增加66.8%至11.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率由2017年的13.1%上升至2018年的18.7%。
如此成績,業內表示超預期。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同程藝龍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后,離不開其大股東騰訊對其的影響。據財報顯示,同程藝龍月活躍用戶及月付費用戶主要增長便是來源于騰訊旗下平臺。
公告稱,得益于非一線城市的較快滲透及多項配套增值產品及服務的不斷創新,月活躍用戶及月付費用戶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平均月活躍用戶由2017年度的1.21億同比增長44.6%至1.75億,其中1.41億來自騰訊旗下平臺。同期,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長28.2%,由1560萬增至2000萬。
而在騰訊系平臺中,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微信小程序的對同程藝龍的業績增長影響最大。
同程藝龍方面表示,就公司從微信新獲得的付費用戶而言,來自中國低線城市的用戶比例由2018年1月的54.9%上升至2018年12月的64.3%,2018年全年平均為61.1%。受益于微信小程序戰略,平均月活躍用戶及平均月付費用戶于2018年大幅增長。
根據第三方微信小程序排名平臺阿拉丁指數顯示,同程藝龍自2018年9月起,連續四個月獲“月度微信小程序TOP100榜單”榜首。
顯然,同程藝龍借小程序之勢而興。但與此同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對騰訊流量的高度依賴也或將可能成為同程藝龍可持續發展的隱患之一。
此前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評論稱,其活躍用戶多數源于騰訊提供的流量入口,未來與股東之間若產生分歧,對于同程藝龍而言將造成很大的損害。業內人士表示,不僅如此,騰訊與攜程在同程藝龍中持股相當也讓三方關系稍顯復雜,這在很大程度上會讓同程藝龍的話語權被逐漸削弱。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旅游行業資源整合,OTA行業在競爭格局上涌現了攜程去哪兒、美團、飛豬、同程藝龍四大陣營。而隨著陣營逐漸明晰且行業價格戰弱化,提升服務品質與精細化地運作產業鏈便成為當前OTA企業的發展重點。
或許也正是看到了這一趨勢,此前提出由傳統OTA向ITA(Intelligent Travel Assistant,智能出行管家)轉型是同程藝龍的既定戰略。記者了解到,在過去的一年中,同程藝龍先后在出行、酒店預定方面都相應推出智能系統。目前這些系統已經全面覆蓋到同程藝龍旗下航線、酒店等業務。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同程藝龍在線平臺提供由438家國內航空公司及國際航空公司運營的超過6,400條國內航線及超過1.1百萬條國際航線、超過140萬家酒店及非標住宿選擇、約310,000條汽車線路及超過417條渡輪線路。
值得一提的是,與此次財報同時發出的,同程藝龍還有一份人事變動的公告發出。公告顯示,由于其他工作承擔,自3月19日起,江浩已辭任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職務并已調任公司非執行董事。江浩將再次加入同程藝龍主要股東之一攜程。
據公告信息,江浩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擔任同程藝龍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出任公司總裁,并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擔任執行董事,于2019年3月調任非執行董事。于2018年3月至4月,江浩與馬和平一同出任公司聯合首席執行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