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7 13:16:38
新三板掛牌公司大力電工近日發布公告,公司擬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原因則是“為上科創板資本市場做準備”。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實習編輯 梁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文多 攝
從鮮為人知到引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大力電工(830965,OC)的轉變與公司近期宣布沖刺科創板有關。根據大力電工2月27日公告,公司擬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原因則是“為上科創板資本市場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4年開始,大力電工連續四年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虧損,且公司目前的市值規模也不及上交所規定的10億元上板門檻。
大力電工位于湖北襄陽,2014年8月掛牌新三板,屬于基礎層,公司并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自然人高文廣持有大力電工20.09%股權比例,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此外,張軍紅、任紅、徐江南和錢萬喜等4名自然人持股均在5%~10%之間。
根據公司2018年半年報,大力電工屬于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業,公司致力于高壓大功率電動機軟起動與變頻調速、高壓無功補償及核心軟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公司主要產品分為四大類:軟起動、變頻調速、無功補償和電氣成套,廣泛應用于建材、化工、輕工、市政、礦山、電子、石化等行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三板企業大禹電氣(430386,OC)曾在其2016年年報中提到過大力電工。大禹電氣表示,近幾年,在中高壓軟起動器市場,大禹電氣、大力電工、索肯和平位居前列,合計市場占有率較高。不過,對于公司行業現狀,大力電工2017年年報和2018年半年報中曾多次表示,公司所處的行業競爭激烈。
在此情況下,2014年~2017年,大力電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1.38億元、1.03億元、1.04億元,分別實現歸屬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1.20萬元、-960.37萬元、-1725.77萬元、-1453.23萬元。而若是以扣非后凈利潤來看,則虧損更多,分別實現歸屬掛牌公司股東扣非后凈利潤-1307.92萬元、-1488.49萬元、-2014.71萬元、-1822.67萬元。而截至2018年上半年,大力電工實現營業收入4978萬元,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13萬元,成功扭虧為盈,但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扣非后凈利潤為-1156萬元,依舊虧損。
事實上,以大力電工的財務數據來看,與登陸科創板所需要求仍有距離。根據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最低要求預計市值需要達到10億元。且在市值達到10億元~15億元的情況下,需連續兩年盈利,兩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根據規則,上述凈利潤以扣非前后的孰低者為準。
眼下看來,不僅大力電工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上半年扣非后凈利潤均為負,且截至2019年3月16日,大力電工市值僅3億元,與科創板10億元預計市值的門檻差距較大。
那么,大力電工將如何應對?2019年3月15日~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微信和電話方式聯系了公司董秘余志金。其表示暫時無具體計劃。不過,他同時表示,2019年公司將加大投入把公司的軟起動相關技術做得更扎實,努力做好經營和業績。
科創板即將啟動,余志金則對記者表示“(公司上科創板)還早”,此次沖刺科創板事項仍有待股東大會審議。若股東大會順利通過,具體事宜也要等2019年公司的發展情況明朗后再確定。據悉,大力電工將于2019年4月9日召開股東大會,會上將審議公司終止新三板掛牌相關議案。
事實上,2019年2月底,大力電工董事會剛剛通過兩項議案(有待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分別涉及公司2019年的財務預算和研發項目立項計劃。財務預算中,大力電工稱擬2019年全年新增訂貨2.5億元;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增長50%以上;整體實現經營利潤900萬元以上;經營現金流為正。
財經評論員艾堂明3月16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新三板流動性不足,企業市值不一定反映其真正價值。未來企業可以通過增資擴股或者并購的方式,重新定義公司的估值。不過,預計第一輪上科創板的企業都是較知名的優秀企業。而從這家公司的情況來看,短期想上科創板可能有一定難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