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3 16:48:50
每經記者 師安鵬 每經編輯 沈鵬
圖片來源:攝圖網 ?
繼續深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被普遍視為大城角逐時代,西安崛起的最后機會!
這是一盤大棋,起手局之后,還有不少關鍵領域亟待突破——這些“坎”邁過去,西安的城市能級、大城排位,上幾個臺階是可期的。
當然,有些在省市層面突破即可,如大西安都市圈建設。
有些,則需要國家層面進一步的政策支持。
如加快城市群內群間的高鐵銜接,這是協同發展的基礎條件;還有軍民融合的動能釋放問題,事關西安乃至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產業高度;包括服務跨境貿易、實體經濟的絲路國際金融中心……
于此而言,西安市長李明遠的兩會建言,著實“解渴”!
先看第一條,“懇請國家優先考慮西部城市群重大交通設施建設。”
說實話,西安現在擔子不輕,作為帶頭大哥,除了自個兒發展,還要引領關中平原城市群共同發家致富。
比較理想的一種狀態是,未來能夠形成“總部+基地”、“研發+生產”、“中心+網絡”的城市群產業協同生態圈……
理論上是可行的。
西安政治地位與科研優勢突出,而渭南、寶雞、商洛乃至慶陽、平涼等一眾“群友”,土地、人力等成本更劃算。
這種組合,于東部產業轉移而言,顯然是具備誘惑力的,同時也利于群內各城市發揮資源稟賦,創造更多可能。
但終歸,得市場說了算。
要知道,西安到慶陽、平涼等群內城市,還沒有開通高鐵,交通銜接尚存在問題,讓投資企業如何考慮,又何談產業協同發展?
▲ 關中平原城市群 圖片來源:陜西省政府官網 ?
群內如此,群間也不甚理想。
如關中平原城市群到呼鄂包榆城市群,同樣沒有直達高鐵。
相較銜接緊密的東部城市群,眼下來看,交通條件,無疑是制約西部城市群發展的巨大瓶頸。
與此同時,國家要求西安作為龍頭揚起來,帶動西北加快開放,形成產業高地,縱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坦白講,這個“帶頭大哥”不好當啊!
所以,李明遠在發言時,懇請國家在高鐵、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對西部城市給予優先考慮和支持,對已規劃布局的項目(如渝西高鐵),加快上馬、加快建設,對未納入規劃的項目(如西安至呼和浩特的高鐵),加緊研究、加密布點……
對于促進關中平原城市群產業協同,西部地區暢通互濟,攜手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升級版”——這條“懇請”,可以說是非常“解渴”了!
第二條則看點更多。
李明遠建議國家支持設立中國(西安)“一帶一路”綜合改革開放試驗區。
1979年,中央決定在深圳設立特區;40年后的今天,西安站在向西開放前沿,這個“特區”如果能爭取下來,對于西安、西部乃至“一帶一路”的后續影響,怎么描述都不過分。
為此,李明遠從三個方面懇請國家給予支持。
一是支持西安打造國家級“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
去年初,國際商事法庭落戶西安的消息剛出來時,粉巷財經(ID:nbdfxcj)刊文,對“一帶一路”投資糾紛的情形,以及法庭選址西安的用意,有過一番解讀。
西安也比較給力,后續又探索建立了仲裁委國際商事仲裁院、自貿區仲裁院……
需要指出的是,為“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個人提供國際商事法務服務方面,西安如果做成標桿,對打造硬核營商環境、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招商引資、跨國貿易乃至支撐國家戰略,意義絕對深遠。
當然,實現這一目標,僅靠西安自身努力還不夠。
所以,李明遠懇請,在引入國際知名商事調解組織等法律服務資源方面,國家相關部委給予幫助協調,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指導西安打造國家級“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
▲ 圖片來源:攝圖網 ?
二是支持在西安建立絲路國際金融中心。
作為“一帶一路”向西推進的支點,西安對外貿易正在快速做大;另一方面,粉巷君與企業交流過程中,跨境結算成本等方面的困擾,也被屢屢提及。
包括關中平原城市群要打造軍民融合高地,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亦日趨增長。
可以說,建立絲路國際金融中心,迫在眉睫。
李明遠建議,國家支持西安建設綠色金融創新改革示范區,支持西安自貿片區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試點、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以及人民幣與絲路沿線國家地區小幣種外匯兌換業務,提升涉外金融服務水平。
三是支持西安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這是基于西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絕佳的地理區位——“高鐵+航空”2小時可到達全國85%的地區、覆蓋8億多人口。
如此廣闊的市場空間,不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著實浪費。
對此,李明遠建議,將西安納入國家首批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布局;懇請支持西安開通更多國際航線。
此外,為切實發揮“第五航權+過境免簽”政策黃金效應,建議支持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第三點亦尤為重要。
我們知道,在大城排位中,西安因為工業短板,吃虧不小。
西安工業真的不強嗎?恐怕也未必。
但“頂天立地”的多,“鋪天蓋地”的少,是不爭之事實——作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重要基地,西安聚集了國內航天、兵器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單位及生產力量……
釋放軍民融合的巨大動能,如今被視為加快西安工業增長的路徑之一。
同時,按照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西安要引領群內城市,構建“一帶一路”的軍民融合產業高地。
對此,早在2015年,中央就賦予了西安一項特殊使命——軍民融合改革試驗。
李明遠在發言中提到,三年多來,西安不斷優化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法規和金融服務體系,部分軍民融合改革經驗已在全國推廣(如軍工儀器設備共享、軍民融合統計制度改革、軍民標準通用化、軍工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行軍工單位有競爭性采購等)。
▲ 圖片來源:攝圖網 ?
2018年,全市“民參軍”企業達430家,軍民融合產業總收入突破2500億元,軍民融合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已具備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的基礎和條件。
對于這個示范區,2017年全國兩會的時候,西安市主要領導爭取過。
這一次,作為市長的李明遠再次懇請,國家支持西安探索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指導和幫助西安建設特色鮮明的內陸型軍民融合示范區,為推動國家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作出貢獻。
回頭來看,三條“懇請”,講格局、撈干貨、抓要害,對西安長遠發展,看的比較透徹!
由此,粉巷君又想起2月份最后一天,李明遠在西安市政府會議上的一段講話:
“要繼續保持發展勢頭和工作勁頭,做到目標不變、標準不變、節奏不變、力度不變、干勁不變,確保實現首季‘開門紅’。”
?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