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5 19:11:48
繼去年“618”京東和谷歌宣布達成戰略性合作后,雙方的合作有了實質性進展。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實習編輯 王麗娜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5日,有外媒報道稱,繼去年“618”京東和谷歌宣布達成戰略性合作后,雙方的合作有了實質性進展。據悉,京東旗下的Joybuy品牌大約有500種產品可以通過Google Express買到,包括鍵盤、耳機和廚房電器。隨著時間的推移,京東可能會增加更多的產品。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第一時間聯系到京東方面,對方表示,僅僅是早期測試,還沒有正式對外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去年6月谷歌對京東投資5.5億美元開啟資本合作關系的第一個成果。當時,谷歌曾斥資5.5億美元購入京東部分股份,這也是谷歌第一次與京東展開合作。此舉也被行業解讀成,京東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是開拓美國市場的重要信號。
伴隨著國內市場的日趨飽和,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為了繼續拓客,很多企業會選擇轉戰海外市場。這應當是任何一個企業的長遠目標,企業長遠發展下去,轉戰海外既是戰略所致也是大勢所趨。
無獨有偶,本周一,阿里巴巴B2B平臺與全球最大辦公用品銷售商歐迪辦公(Office Depot)宣布達成一項合作協議,標志著前者在美國建立的第一個重量級合作伙伴關系。據了解,通過這項合作伙伴關系,阿里巴巴能夠接觸到歐迪辦公的1000萬商業客戶和1800名銷售代理商,同時也使歐迪客戶與阿里巴巴由15萬供應商組成的全球網絡建立聯系,并提供次日送達服務。
但盡管海外市場廣闊,但是要殺入,尤其是進入歐美市場并非易事。在行業人士看來,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政策及行業規則,而且中國企業一向是在東南亞等國家更能發揮優勢,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相對成熟,想要進入市場,除了內功過硬以外,戰略合作伙伴至關重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