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04 13:56:16
“民營企業家”,這個稱呼是劉永好本人最有歸屬感的一個。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帶來了有關“有關于優化增值稅稅制紅利,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和“關于試點放開原材料進口資質,促進民營加工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提案。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每經編輯 文多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媒體溝通會上。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詩琪 攝
這已經是劉永好第27次參加全國兩會了。
作為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1993年的春天,劉永好首次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在全國兩會上交出自己的提案。在此之后,春季赴京參會已經成為劉永好鐵打不動的行程。
劉永好已經擔任了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如此豐富的兩會經歷在民營企業家中并不常見。
“或許是因為我的年齡比較大一些,或許是因為我們創業比較早一些,或許是因為我們做得相對穩一些。”3月3日晚,在新希望集團的媒體溝通會上,劉永好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這樣說道。
而作為明星企業家委員,劉永好每年帶來的提案也備受關注。記者在溝通會現場了解到,劉永好今年準備了8份提案,主要聚焦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民營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三農事業、扶貧事業、環保事業發展等方面。
“飼料大王”、“扶貧狀元”、“改革先鋒”,在新希望發展的37年中,劉永好的肩上免不了外界賦予的各類標簽。但對于劉永好自己來說,“民營企業家”這個稱呼卻是他本人最有歸屬感的一個。
作為民營企業家中的代表人物,為各類民營企業爭取更優權益成為了劉永好多年來不曾停下的工作。其中,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更是其心愿之一。
劉永好表示,去年上半年,國內出現了很多現象。首先各項成本要素在增長,包括生產成本、環保成本、原料成本等等。而多數傳統產業的產品并沒有漲價,這就導致一部分企業出現了虧損。此外,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也對民營企業造成了影響,特別是影響了傳統的小規模民營企業。
針對以上情況,劉永好今年帶來了有關“有關于優化增值稅稅制紅利,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和“關于試點放開原材料進口資質,促進民營加工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提案。
在金融層面,劉永好建議進一步降低實體企業稅務負擔,同時也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繼續緩解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方面,將農產品加工行業納入增值稅留抵稅額退還行業范圍內;另一方面,將貸款利息支出納入增值稅的進項抵扣范圍。
在促進民營加工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層面,劉永好直言,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對國家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國家在對外資開放并給予各類優惠政策的同時,也應該對民營企業有更多一視同仁。進一步做到實事求是、公平對待各項企業。
劉永好還建議,要在部分民營企業中探索開展原材料進口資質放開試點。在國家進出口政策框架內保證市場公平的基本原則,進口配額應向直接使用原料的加工企業傾斜;此外,對試點直接進口原材料的生產企業,加強監督管理。在放開對進口原材料的配額管制的同時,實施嚴格的用途管制。
除了有關民營企業發展的提案,有關農業方面的提案則是劉永好本次全國兩會的另一重點內容。
“我們是農民朋友的朋友。”劉永好這樣說道:“經過了40年的改革開放,城市的建設到一定的臺階,這個時候反而來影響、推動、帶動農村產業的發展,這是一個市場的格局。”
因此,劉永好建議,在國家總的政策方針之下,對涉農的大學和相應的學科教育經費、對學農和留農的人才多一些補貼。
此外,做現代農業還要靠科技。不僅是與農業相關的——包括育種、施肥種植的生產科技,還要重視管好農業的管理科技和IT數碼科技,從而推動和促進農業的轉型。
在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方面,劉永好認為,可以將民營企業的優勢帶到農村,如農產品深加工技術、電商技術等。與此同時,將一二三產業結合,聯動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政策。
今年初,新希望集團旗下新乳業(002946,SZ)在深交所敲鐘上市。而九部委剛剛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本次劉永好也帶來了一個名為“支持奶業振興,扶持奶牛規模化養殖基地建設”的提案。
“在消費升級的新格局下,我們不能全部是進口牛奶、進口奶粉,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奶。”劉永好表示,希望適度擴大養牛的規模,國家也可以對奶牛養殖戶進行支持,對于集中規模的養牛戶進行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