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6 15:08:52
每經編輯 趙云
“高管末位淘汰”“京東JD+智能奶茶館停止營業”,對“流年不利”的京東來說,這些收縮動作引發強烈關注。正當眾人還在猜測京東下一步將把成本控制的刀揮向哪里的時候,昨天(25日)京東卻宣布擴招員工,數量多達1.5萬個。
無獨有偶,就在上周,阿里巴巴CEO張勇在內部管理會上明確表示,阿里巴巴不會裁員,相反將繼續開放招聘。
“寒冬”——這是互聯網從業者對2018、2019年最直觀的感受,停止校招、裁員、降薪、甚至破產等等讓互聯網從業者心驚的消息接二連三。雖然現在京東和阿里傳來好消息,但對從業者來說,又當如何應對這樣的周期輪回?
近期傳出的幾個消息,讓部分網友犯迷糊:京東究竟是在裁員,還是在擴招?
據媒體報道,在1.5萬人的新增崗位需求中,京東物流員工就占到了67%(即1萬人),招聘對象以一線員工及基層管理者為主,零售子集團等板塊的招聘方向將主要聚焦于提升用戶體驗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京東物流在展示無人技術應用時,就曾被問到智慧物流的應用會否引起京東物流的員工規模縮減,當時京東物流的回應是技術的革新是為了將員工從繁雜重復的環節中解脫出來,去實現更大的價值。紅星新聞稱,這次京東物流的大規模擴展或許證實了這一說法。
資料圖(圖片來源:攝圖網)
而就在上周(2月19日),京東才剛剛證實將對10%的副總裁以上高管進行優化。據騰訊科技報道,此次將淘汰的高管數量在幾十到一百人左右。
去年11月底,網上一度出現京東裁員20%的傳聞。京東官方當時回應稱,這是將京東每年定期開展的績效評價和人才盤點,惡意扭曲夸大為“大面積裁員”。
照此計算,京東2019年總人數仍會增加。有觀點稱,這算是給大學生們帶來不小的安慰。
目前,京東集團擁有零售、物流、數字科技三大核心業務,同時,京東物產、京東安聯保險和京東云等創新業務也在有序拉開。
京東方面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集團擁有的全職員工數量超過17萬人,以物流為基礎的供應鏈網絡覆蓋100%的大陸行政區縣,間接拉動的眾包配送員、第三方商家電商專員等就業人數上千萬。
不止是京東,近日,阿里CEO張勇也給員工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此前報道,2月21日,張勇在內部管理會上明確表示,阿里巴巴不會裁員,相反將繼續開放招聘。
張勇表示,“今年我們不僅不會裁員,還要大力發揮阿里巴巴平臺的作用,全力拉動消費,帶動更多的制造業和服務業訂單。經濟不好的時候,平臺經濟最大的價值就是創造就業。”
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的員工總數已經超過10萬人。
今年1月,彭博一則報道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一些阿里巴巴新入職員工被告知,在4月新財年開始之前,他們無法開始工作。此外,削減差旅費用部分包括限制商務艙機票價格,每五次往返時長超過20小時的差旅只能選擇一次高級客艙。
當時,阿里巴巴集團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火速在微博回應稱,不是不招人,而是找對人,也不是不是不出差,而是不亂出差。不過此條微博目前已不可見。
春節后的滴滴一直不平靜,剛曝出虧損超百億,又宣告裁員。
2月15日,滴滴出行CEO程維在月度全員會上宣布公司要做好“過冬”準備,對非主業及對業務重組帶來的崗位重疊和績效不達標的員工進行減員,整體裁員比例占到全員的15%,涉及2000人左右。
一般情況下,員工被裁肯定會感到不舒服,可是在滴滴這里“不存在”。據經濟觀察網報道:
內部人士透露,采用的裁員賠償方案為——補償一般為N+1個月,如果當周能確認,再額外給一個月補償——這一個月補償是滴滴給被裁員工留出找工作時間。
此外,若當周確認,3月份工資和五險一金滴滴照發。當然,還有額外補償,比如沒有休的年假,一天補償三倍。
賠償方案一經曝出,很快便在社交媒體平臺引發熱評。在脈脈的“職言”中,不僅有多個認證為滴滴員工的網友稱“滴滴此次裁員很人性化”、“賠償方案很良心”、“裁員裁出了幸福感”等。還有一些疑似滴滴員工網友在“滴滴裁員賠償”相關的話題下爆料稱,裁員事件與“豐厚”的賠償方案持續發酵,同一部門甚至出現了爭搶被裁員名額的消息,“組內爭裁員名額都快打起來了”。
不過就在裁員賠償被“盛贊”之際,滴滴又宣布削減員工福利,引來吐槽。
滴滴23日晚發布通知稱,在確保日常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并將于2月25日起減少員工福利。關于具體員工福利調整范圍,滴滴表示,將取消全員宵夜及茶水間零食,調整“全員運動計劃形式”,取消咖啡廳、員工餐廳補貼,減少員工俱樂部經費,取消員工生日禮物,減少周年禮物品類等。
放眼望去,互聯網企業這個冬天“有點冷”。從2018年底至今,已有包括人人車、滴滴、美團點評、唯品會、網易嚴選等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傳出類似裁員消息,像阿里、京東這樣仍在“堅挺”的企業寥寥可數。
早在2018年第四季度,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就顯示,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3%。這一數據似乎從側面印證了,多數互聯網公司正在進入“低谷”。
不過,根據BOSS直聘春節后首周(2月9日-2月15日)發布的人才市場供需動態洞察來看,2019年春節后首周人才需求同比2018年增長了52%,這其中,互聯網仍是人才需求最旺盛的行業——換言之,在大批“裁員”動作的背后,互聯網行業仍在試圖通過人才引進尋求突破。
具體來看,2019年春節后首周人才需求最旺盛的前三個細分領域:電子商務、在線教育和互聯網金融均為互聯網行業。同時,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春節后首周人才需求同比增幅最快的15個崗位中,AI相關崗位占據超過三分之一。
圖片來源:BOSS直聘
據《證券日報》,有業內人士分析“過冬術”時表示:“事實上市場不相信眼淚,在順應市場大環境變化下,如何進行策略調整、利用持續創新,改變不利局面,已經成為互聯網公司新的課題。”
當然,這也給職場人敲響了警鐘。有人說,無論時代怎么變化,只有讓自己時刻保持進步的狀態,才能不被社會落下;只有不斷地努力,培養自己的能力,才能穩定。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記者 王星平)、北京晚報、紅星新聞、證券日報、經濟觀察網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