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14 21:50:45
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不買基金,不買貨基,你會習慣嗎?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實習記者 王晗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天吃的第一波狗糧,是記者一位小伙伴給他女友的一句:“我這輩子戒不掉你了。”
雖然肉麻到不行,但記者突然發現,從事基金相關的工作這些年,戒不掉的除了愛情,其實還有基金,周圍的小伙伴們也都是狂點頭。
關于基金的故事,一位90后理財小白曾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享過,“最先接觸的就是余額寶了,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它屬于基金產品。上大學時候,身邊很多人都在用,當時能有6%的收益率,所以就把零花錢都存在里面。后來,習慣性用支付寶消費,陸陸續續用了很多年了??珊髞硎找嬖絹碓降停揖烷_始研究起平臺上的其他產品。隨著買的次數越來越多,風險承受能力也在加大。現在也在看權益類投資,買的時候通常就是看看平臺評級、挑選老牌公司。
如果說余額寶是開啟互聯網理財的啟蒙者,那么銀行理財則是傳統意義上更被信賴的投資方式。
另一位70后這樣回憶自己的理財之路,“最開始都是銀行定期存款,有一次去銀行的時候客戶經理給推薦了銀行理財產品,很多都是5%以上的收益率,想著比銀行存款收益高一點,而且錢放在銀行總是放心一點,就買了幾次,后來就一直在買著了。”
當進入互聯網金融時代,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理財產品,而公募基金愈發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理財手段。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不買基金,不買貨基,你會習慣嗎?
“雖說貨幣基金收益率一直走低,但是錢放在里面也不虧,隨存隨取很方便,這么多年都用習慣了,基金理財已經成為理財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述90后投資者這樣說道。
或許有的人會說,我可以不買基金,我可以去買股票、買房子、存銀行……當然,投資的路徑永遠不只一條,只是對于大眾來說,可能很難找到比公募基金門檻更低、投資更透明、更規范的產品了。
拿房子來說,投資房地產的啟動資金顯然不是想買就能買,而且在目前的時點,房產投資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團隊近期發布的《便宜就是硬道理》就引起了廣泛關注,在姜超看來,單純從估值水平來看,股票的吸引力是大于房地產的。當前的房地產缺乏投資價值,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房子的估值太貴了。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2008年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市估值大約是29倍,而到2018年末已經升至62倍,這一水平處于過去10年的最高點附近。雖然很多人對2019年的樓市期待很高,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今年持有房產應該是虧錢的。
而反觀A股市場,A股估值歷史低位,A股足夠便宜。姜超認為,“今年以來,A股的表現相當強勁,目前的收益率遠超債市,就連債市當中表現最好的資產也是與股市相關的可轉債,今年以來的中證可轉債指數漲幅為6.3%,遠超國債的漲幅。為什么股市不跌反漲?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的A股賣得非常便宜。高估值很難賺錢,低估值才能賺錢。”
不過由于股市投資風險更大,需要專業過硬的個股分析能力以及基本面的把控力,普通投資者想要在股市中分得一杯羹也并不容易。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投資門檻低、投入精力少等優勢凸顯,成為大眾理財的不二之選,就算不敢輕易購買權益類產品,貨幣基金收益也超過銀行定期存款。事實上,銀行存款收益在理財多樣化的今天已日漸式微。官網數據顯示,工、農、建、交、中五大行五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昀示鶠?.75%,無論在流動性還是業績表現上均不敵貨幣基金對資金的吸引程度。
所以回過頭再來看,與投資風險大、專業素養要求高的股市以及需要龐大資金量的房地產相比,最適合大眾的還是基金產品。權益市場好的時候有股基,債券市場好的時候有債基,大宗商品好的時候有另類投資基金,行情都欠佳的時候還有貨基。
所以,“戒掉基金是不可能戒掉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戒掉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