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輪播

每經網首頁 > 推薦·輪播 > 正文

南方的養老金拿去支援東北,解燃眉之急!這位專家的建議,讓網友議論開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21 07:37:51

東北養老金不夠發放,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支招,先用南方的養老金調到東北救急,網友炸開了鍋,有網友表示,應該用國資補充東北養老金空缺,還有網友建議,應該把北方的養老金標準降下來,不能一直靠南方人養。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李凈翰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養老錢是“救命錢”,近年來,“養老錢夠不夠發放”成為了社會熱議的話題。

目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已近5萬億元,平均可滿足17個月的支付。但是,在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下,東北等部分省份已經出現了收不抵支的問題,也就是當年收繳上來的錢不夠當年的發放。

此前人社部社保管理中心編制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顯示,黑龍江省累計結余已穿底,欠賬232億元。更讓人揪心的是,這個差額可能只會越來越大,因為東北的人口還在源源不斷地流出。

針對“一些地方結余較多,一些地方錢不夠花”的局面,近日,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前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支招,用南方多年的滾存結余調到東北救燃眉之急。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將養老金結余較多的地區的錢拿到不夠發的地方救急,在很多年以前已經有專家提出類似建議,并在行業內引起過激烈的爭議,最終因為遭遇到較大的阻力而未能真正推動,最大的問題是,這么做將會降低結余較多地區政府征收養老金的積極性。

對賈康的建議,網友們聽說后議論開了:

有網友表示:不贊同,憑啥俺們東北的鍋讓別人背?

還有網友擔憂今后錢不夠:南方社保資金結余多,是因為年輕人多交的多,以后都退休了要領的更多,怎么地區調劑?

也有網友認為:東北老工人多,但他們年輕時的汗水形成了巨量的東北國資,應該是國資負責填補他們的養老金空缺。

還有網友建議:應該把北方的養老金標準降下來,不能一直靠南方人養。

那么,把你們交的養老金拿去給類似東北這樣的地方發放,你愿意嗎?

專家:用南方的養老金救濟東北

社會老齡化加劇、人口流出加快,當期養老金收不抵支缺口擴大。這是包括東北在內的多省面臨的基本養老制度發展的難題。

遼寧市某地級市的一位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近幾年,每年該市凈流出人口就達到了近2萬人,每年當地財政都必須要有一部分資金用于填補養老金不足發放的缺口,對于原本并不富裕的地方財政而言,壓力比較大。

針對東北等部分省份養老金收不抵支的問題,2019年1月,在北京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賈康建議,建議盡快提升養老金統籌機制,用南方多年的滾存結余調到東北救燃眉之急。

在談到給企業減稅降費時,賈康提出,光減稅還不夠,企業和社會層面的負擔,很多是稅外的。減稅要有配套改革,比如“五險一金”怎么降低,個稅改革暴露的如社保費用問題等,必須趕快把標準繳費率、尤其是最主要的基本養老金繳費率往下調。落實到具體,應盡快把全社會基本養老的統籌機制提升,把原來分散的至少好幾十個蓄水池,合到一起以后,它的整合補給功能會馬上提高,南方多年的滾存結余就可以調到東北救燃眉之急,繳費率就有下調空間。

據了解,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采取現收現付制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企業繳納職工工資總額的20%,個別地區低于20%,近年來,在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的要求下,企業繳費部分已階段性降低至19%,個人繳費比例為工資總額的8%。

雖然我國一直在推進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的工作,目前多地區已完成省級統籌,但是,一些地區的養老金資金仍舊歸集在市縣級,并未真正做到省一級的統收統支。2019年1月,江蘇省政府公布的《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將建立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基金缺口分級負擔、各級政府責任明晰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

收不抵支地區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養老金到底夠不夠發呢?

2019年1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表示,2018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近5萬億元,規模還是可觀的,具備較強的支撐能力,基金結余平均可以滿足17個月的支付,能夠保證按時足額發放。

但是,未來養老金的收支平衡的壓力將加大。2018年1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8~2022》顯示,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每年的當期結余總額(當年度基金收入與基金支出的差)將出現先升后降的變化,從2018年的2776.6億元一直增加到2020年的3291.2億元,然后開始持續下降,到2022年降至2803.6億元。但是,在不考慮財政補貼的情況下,2018年當期結余為-2561.5億元,到2022年為-5335.8億元。

其中,從一些省份的具體情況看,養老金的收支失衡的問題已經出現。

在2016年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數量從上一年的6個增至7個,而2014年只有3個省份收不抵支,收不抵支地區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人社部社保管理中心編制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顯示,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有7個,分別為黑龍江、遼寧、河北、吉林、內蒙古、湖北、青海。其中黑龍江不僅當期收不抵支,且累計結余已穿底,為負232億元。

其他6個省份累計結余雖尚未穿底,但是,穿底的風險巨大。比如遼寧,2017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1863.2億元,總支出2207億元,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僅為572.8億元。記者查閱發現,遼寧2015年末累計結余1170.79億元,2016年末累計結余916.7億元,如果以此收不抵支的情況發展下去,在一兩年內,遼寧的累計結余也必然會穿底。

相對而言,廣東、北京等省、市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金額較大,其中僅廣東的累計結存規模就達到7000多億元。

養老金全國統籌已勢在必行

多年前,行業內圍繞養老金“借富濟貧”的建議已經展開過討論,一位行業內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dbnews)記者說,當時討論的時候,一些結余較多的省份反對聲比較多,同時,行業內也擔憂一旦拿結余省份的資金給資金不足的省份,會降低地方收取養老金的積極性,可能會導致一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等故意降低養老金的收繳比例。

該專家認為,在平衡各地養老金收支失衡的問題時,既要讓地方有足額征繳的積極性,又要防止資金不足的地區萌生機會主義的想法,等著中央財政兜底。

為解決各省份養老金結存不平衡的問題,提高養老金統籌層次成為重要手段,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包括要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在加快省級統籌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實際上,作為全國統籌的第一步,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已率先建立。2018年6月,國務院向外公布了《國務院關于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決定從2018年7月1日起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文件明確,地方上解比例從3%起步,采取人均定額的方式進行撥付,離退休人員多的省份將獲得更多的調劑金。

但是,建立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并不是意味著有收支缺口的省份可以“躺著伸手要錢”,國務院明確,省級政府承擔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和彌補基金缺口的主體責任。中央政府在下達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和撥付中央調劑基金后,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由地方政府承擔。

同時,該制度對于征繳也有制度上的激勵,計算上解資金采用的上解工資基數和人數,不受各地實際征繳收入的影響,各地經過努力多征繳的基金,可以留在本省份使用,體現了對擴面征繳工作到位的地方的鼓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養老金 東北 南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aⅴ人妖 | 欧美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