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行業研究為中國經濟發展尋找新動力——首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滬舉辦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9 20:43:30

12月8日,由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主辦、每日經濟新聞協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滬舉辦。

每經記者|夏冰    每經實習編輯|梁梟    

Qq__20181208154606.thumb_head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者按

1978年,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中國的商業文化也開始復興。在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各個行業都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企業和敢為人先的企業家。“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盡管其中有的企業和企業家在商海浮沉中逐漸隱去,但40年來,中國企業的創新實踐已受到了國內外學界和企業界的關注。在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國內外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下,分析行業發展趨勢,明確行業發展方向——行業研究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12月8日,由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主辦、每日經濟新聞協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滬舉辦。論壇邀請了金融、能源、實業投資、養老等行業資深從業者和專家,共同討論企業如何將實踐有機地融入科研中,建立起影響世界的中國行業研究體系。

正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中國的商業實踐經歷了40年的磨礪,新的業態和模式也在不斷出現。但當下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全行業全產業都在重新發力,在企業經營、管理各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變革與調整。

12月8日,由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主辦、每日經濟新聞協辦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滬舉辦。論壇邀請了金融、能源、實業投資、養老等行業資深從業者和專家,共同討論在中國企業的創新實踐受到了國內外學界和企業界關注的背景下,如何將實踐有機地融入科研中,建立起影響世界的中國行業研究體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行業研究的發展引起了國內各大高校的關注。在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也正式揭牌成立,該研究院將致力于把高水平的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的應用研究成果。

關鍵行業缺乏“下沉式”行業深度研究

進入2018年,我國實體經濟環境遭遇寒潮。一方面,傳統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產能過剩,加之房地產行業降溫,整個市場需求驟降;另一方面,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治理趨嚴,讓很多傳統高污染、高能耗企業難以繼續生存;另外,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也使部分外貿出口受到影響。

改革開放初期的勞動力紅利、政策環境紅利、市場需求紅利不再,依靠粗放式發展的時代過去了,當前全行業均面臨轉型的陣痛期。

論道金融業的未來如何高質量發展,中國中東歐金融公司董事長,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在首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指出,通過改革轉型發展,如今中國銀行業規模、效益與質量,金融市場廣度與深度,金融監管體系、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姜建清認為,中國銀行業在經歷了改制上市后“黃金十年期”的快速發展后,各項經營指標位居全球銀行業領先地位,但也遇到了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存在亟需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因此,深入研究中國銀行業面臨的環境變化,探尋發展規律,增強行業洞見,對推動中國銀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也是國內金融從業者共同的責任和使命。

姜建清表示,中國金融業必須堅持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具體做法包括:第一,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第二,堅持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第三,堅定不移抓好風險管理和內控管理。

當前,不止是金融業缺乏深度行業研究,其他核心關鍵行業也缺乏“下沉式”行業研究的有力支撐。對于能源行業來說,追求數字化轉型成為其面對困局的突破口。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認為,數字化和人工智能不僅符合我國的發展政策,也是人類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國外有很多能源企業正在全面推動人工智能,我國企業也在行動,其中就包括中石油、煤礦公司等。他認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重新審視能源體系的改進和更替。

產研一體催生行業變革,尋求共振

今年,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到各地密集出臺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政,民營企業家深切感受到,此時正是繪制民營經濟未來發展藍圖的好時機。

均瑤集團總裁王均豪強調了行業研究的重要性。他認為,做企業首先要把行業研究透、把自己研究透,再制定目標、路徑,也就是要搞清楚“我是誰”、“我要去哪里”這些問題。在行業研究方面,企業有企業的視角,商學院有商學院的視角,多個視角共同發力,有助于使“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發揮出化學效應。

關于如何判斷和決定公司是否進入一個行業,王均豪表示:“我選行業的時候,首先還是考慮‘天時地利人和’是否具備了;第二,思考我們能否觸及這個行業的天花板,能不能夠做到國內民營企業的前列乃至有國際競爭力。什么是企業家精神?就是要敢于重新定義世界標準;第三,我們也在研究每個行業的國際發展趨勢,我們怎么樣對標國際,并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來。”

隨著老齡人口比例不斷增長,老年人口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強勁。在養老行業一線奮戰了十多年的老兵、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奚志勇認為,經過10年政策變遷,“盡管現在養老制度到位了,但是行業管理者的能力尚未到位。”

“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風向標,未來智能化將是養老行業的一大趨勢,人工智能必須進入養老行業。”奚志勇表示,以前養老主要靠政府,現在養老盡量靠產業。因此,養老需要產學研一體,共同打造養老行業產業研究中心,催生養老行業變革。

不僅是行業中人對行業研究熱切期盼,作為新走馬上任的交大行業研究院院長,陳方若教授也表示,將選擇回歸商學本源,選定若干重點行業,由重要教授組建團隊,深入行業研究,形成實踐—學術—教學“三體循環”,“要比咨詢公司、基金公司做得都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喜 | 尤物国产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