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9 17:01:3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1月18日舉行的GAIS全球天使投資人峰會——“一帶一路”投資峰會上了解到,不少投資機構已經在“一帶一路”國家有所布局,并將之作為下一步的重點投資方向。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18GAIS全球天使投資人峰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日益活躍,國內企業跨境投資熱度持續上升。2018年9月發布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8)》(以下簡稱《大數據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達69756.23億美元,與相關國家的貿易增速高于中國對外貿易整體增速,成為推動我國外貿加速回暖的重要力量。
在企業出海的同時,各方資本也十分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投資機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1月18日舉行的GAIS全球天使投資人峰會——“一帶一路”投資峰會上了解到,不少投資機構已經在“一帶一路”國家有所布局,并將之作為下一步的重點投資方向。
《大數據報告》顯示,在國別合作度指數方面,俄羅斯連續三年蟬聯國別合作度最高分,堪稱“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鐵粉”。
紅石誠金創投基金就是進入俄羅斯市場的投資機構之一,目前投資了一家在莫斯科設立業務公司的跨境電商平臺,兩期投資合計2600萬元。該基金創始合伙人石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國是制造大國,產品性價比高,而俄語國家幾乎沒有3C等輕工產品,十分依賴中國,使得跨境電商這一新的業務模式有了用武之地。
石宏介紹,上述被投電商平臺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幫助中國電商出口俄語國家的清關、報稅、倉儲、配送等環節,為電商服務;二是幫助中國生產基地的產品進入俄語國家市場,服務于產地。由于速賣通等平臺尚未充分占領這些市場,因此仍有投資機會。
事實上,資本發掘“一帶一路”的投資機會早已開始,多以跨境合作居多。云創資本創始合伙人、總經理胡龍潤介紹,該資本對“一帶一路”的投資包括兩個維度,分別為跨境技術合作和平行基金。跨境技術合作方面,云創資本與以色列、德國等企業合作在深圳、廈門建設離岸孵化器,對標國內創業企業;在平行基金方面,云創資本通過境外基金進行股權投資,然后將技術引進、并入國內企業。“未來空間非常廣闊,國內很多的投資機構,包括很多的實業企業都在走出國門。”胡龍潤認為。
風云資本創始合伙人侯繼勇也表示,跨境投資是接下來比較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因為未來創新業務運營模式應該在中國,十幾億人口會誕生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而這個市場需要來自全球的技術支持。因此,風云資本計劃通過美元基金,投資一些先進技術項目,通過全球的技術在中國創造或優化新的商業模式。
雖然跨境投資熱潮興起,但眾所周知,前些年出海的中國企業大部分陷入虧損的尷尬局面。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投資上,各方資本對被投企業標準,包括所處行業、創始團隊、商業模式等方面有不同的看法。
“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對‘一帶一路’不了解,沒有資源,一般人是進不去那些市場的。”石宏告訴記者,在投資上述電商平臺后,他還協助被投企業在俄羅斯進行了關鍵技術對接,尤其是客戶資源和行業資源的對接,做了很多鋪墊。“投資之前,要了解創始團隊是不是有資源、經驗去做跨境,到底企業核心優勢是什么。”石宏說。
武漢光谷咖啡創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儒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本未來的投資方向主要是技術優勢行業,首先是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有很多企業已經實現盈利;其次是生物醫藥,技術壁壘比較高,還有一些認證等非技術門檻,行業競爭沒有那么激烈;第三是智能制造,國內制造升級帶來了很多機遇。
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王雪梅認為,目前英諾的被投企業其實是有出海的需求的,但出海需要較高的科技含量及全球化的視野,能接地氣,所以未來投資爭奪的還是技術和金融,熟悉當地政治、文化和經濟環境,通過當地技術與自身資本結合,進入全球發展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