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9 20:32:32
站在內容創業的“風口”上,求真去偽,用客觀真實的內容去服務讀者和用戶是每位創作者都應當遵守的“底線”。
每經編輯 甄素靜
自媒體時代,似乎人人手握話筒,對事件也更有發言權。那怎樣利用好現如今大數據,持續生產專業、優質內容,為更多人所享,值得所有內容參與者關注。
“從提升內容的專業度,加強自我約束的定位出發,給創作者定調。站在內容創業的‘風口’上,求真去偽,用客觀真實的內容去服務讀者和用戶是每位創作者都應當遵守的底線”,11月17日今日頭條生機大會房產論壇上,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志如是說道。
論壇上,今日頭條房產頻道運營總監房偉發布了2018今日頭條房產大數據,從用戶畫像、用戶互動行為和內容文字閱讀數據等多個維度闡述了年度內容熱度指數、用戶互動指數、年度熱詞和房產用戶興趣點分布。
借助數據分析優勢,有助于平臺幫助作者達到內容精準分發目標。截止今年9月份,1.2萬個房產類PGC賬號通過優質內容生產,獲得了超過52億次的閱讀量,較上年同期數據增長51%。這些數據基于今日頭條客戶端內閱讀房產文章的購房者群體為統計對象,精準的反映出房產用戶在購房選擇、內容閱讀方面的偏好和趨勢,同時也為創作者指引了內容生產的方向。
除內容創作分享外,論壇也邀請了專家學者分享了對今年房地產行業大勢看法。現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認為,城市化是房地產最大的利好,房地產問題是供求波動問題,而不能簡單地定義為泡沫,尊重市場和城市發展規律才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明智之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