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生活服務

每經網首頁 > 生活服務 > 正文

美團點評白秀峰:產業互聯網的路,要“長期有耐心”

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5 20:20:10

“產業互聯網公司也應該像傳統行業一樣,有一輩子只做一碗面的精神,這是我理解的‘長期有耐心’。”

___pic_hd.thumb_head

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美團點評餐飲行業首席策略官白秀峰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記者 趙雯琪 實習編輯 王麗娜

  鏖戰8年,美團在今年9月敲鐘上市。但正如今日資本創始人、總裁徐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對王興和他的團隊來說,上市只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但不是終點。”果不其然,就在上市敲鐘后的第40天,王興以內部信的形式宣布了美團上市后的首次組織架構調整。

  “將戰略聚焦Food+Platform,以‘吃’為核心,苦練基本功,建設生活服務業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多層次科技服務平臺。”在內部信中,王興總結了這次組織架構升級的核心邏輯,并在信件結尾處寫了一句話:“讓我們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長期有耐心。”

  作為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領頭羊,美團服務的商家數量接近500萬、整體用戶規模近6億。“以客戶為中心”、“長期有耐心”,這看似簡單的兩句勉勵員工的話語,但若不置身其中,又有幾人能夠理解其中蘊含的酸甜苦辣。

  白秀峰,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美團點評餐飲行業首席策略官。盡管他是在2016上半年才加入到美團的團隊中,但當時正是王興提出“下半場”理論,并帶領美團著力拓展To B業務,走上產業互聯網道路之時。而在當時加入這家被稱為“沒有邊界”的超級獨角獸2年多的時間后,他卻對那句“長期有耐心”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

  “我們去服務餐飲行業,主要還是抱著為商戶創造價值的心態。你需要有靈活的應對能力,也需要有能吃苦的能力。產業互聯網公司也應該像傳統行業一樣,有一輩子只做一碗面的精神,這是我理解的‘長期有耐心’。”在《每日經濟新聞》未來商業報道部主辦的“2018中國未來商業高峰論壇”召開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到白秀峰,經由他的講解,我們看到了一個變革中的互聯網行業,以及身處其中砥礪前行的美團。

以下為訪談實錄:

  解構新餐飲:互聯網對餐飲業的兩輪認知革新

  NBD:作為美團點評餐飲行業的首席策略官,您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新餐飲”的概念,如何理解這一概念?

  白秀峰:

  餐飲行業經歷過兩輪互聯網的洗禮,第一輪是團購,當時是在2010年到2013年,餐飲行業的人并不太了解互聯網。也正因如此,雖然大眾點評在2003年就成立了,但當時的主要業務也是在一線城市,很難滲透到三四五六線城市去做,主要是餐飲老板們不認為互聯網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幫助。而團購的興起讓餐飲老板們看到了變化,他們可以先把錢收到、提前把客人鎖定,只要把產品在平臺上一放,賣了多少份就有多少錢進入了口袋,這就打破了傳統餐飲經營的認知。而互聯網對餐飲業的第二輪洗禮就是外賣,通過外賣的形式,幫助商家提升了坪效,帶來了增量,提升了收入。

  經過這兩輪洗禮以后,餐飲老板們看到的是互聯網越來越日常化、生活化,消費者也慢慢習慣了在手機上進行更多的操作。

  我將新餐飲總結為“五有模式”,有模式、有品牌、有線上、有數據、有外賣。新餐飲時代,餐飲商家要緊跟時代步伐。有模式,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有品牌,助力門店的關注度和知名度;有線上,全方位實現線上和線下一體化;有數據,全渠道會員助力新餐飲需求;有外賣,大力提升坪效精細化運營。

  在新餐飲時代,要求餐飲企業要做“五有餐廳”,全面提升經營效率,提升客戶體驗,美團在自己擅長的方面,為商家提供套完整的數據服務,以此反哺商家,幫助餐飲商家在經營決策方面起到指導作用。

  NBD:外賣業務是美團到店業務中的重要一環,之前也有報告分析說,經過了“燒錢”教育市場的階段,C端市場格局已經定型,您怎么看?

  白秀峰:

  外賣的市場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我個人認為這個結論還是不太嚴謹的。首先從用戶端的角度來講,當前的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長是沒有太大了,大家都到了瓶頸期,這是增長率的定型。但是從用戶的購買量來看,其中還有巨大的空間。可以說,現在依舊有很多人可能還沒有點過外賣,我相信一旦點過一次后,很可能就離不開了,懶這個需求是永遠存在的。

  NBD:那您認為,未來外賣市場的增長空間可能主要會集中在哪里?

  白秀峰:

  其實就美團而言,從大城市到縣級城市,兩者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甚至縣級城市的增長還會更多一些。一方面,通過我們既有的數據就能看到,很多縣城的代理商,在七八線城市,同樣也很賺錢。另一方面,就我們的外賣用戶群體而言,很多人認為上班族、學生是主力軍,但事實上在用戶群體排行榜上位于第二位的是醫院,這也是有數據支撐的。

  從場景的角度來看,現在一個人吃飯的頻次越來越高,類似于醫院、政府機關、酒店等很多場景下,都會產生點外賣的需求。甚至在社區中也是一樣,老年人可能是我們平常認為最不愿意出去吃飯的,但事實上,很多老年人在有過幾次去社區食堂吃飯的經歷后,也就不再愿意花時間去做飯。還有一些11、12歲的孩子,自己在家又不能做飯,原來只能吃泡面,但現在服務可以給他點外賣。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市場一定會越來越大的,因為它不只是解決上班族中午吃飯的問題,也解決了很多的社會問題。

  對行業思考的透徹才能構建起核心競爭力

  NBD:其實不管是說美團點評還是說美團外賣,都屬于本地生活服務行業,也可以看到這一領域內的巨頭玩家越來越多,這是否意味著新一輪競爭高潮的到來?

  白秀峰:

  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熱潮其實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如果單純從互聯網行業來看,互聯網企業想要帶來的是巨大的增長空間,而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正是一個值得開放的市場。第二,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行業中說的消費升級也好,說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好,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品類的要求越來越豐富。第三,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正在鼓勵消費經濟,從宏觀政策上來看,這也是一個利好。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本地生活服務都是一個值得互聯網巨頭或者是有責任感的企業,需要去布局,從而提升行業服務能力和經營水平的領域。

  NBD:那當前的市場競爭和團購時期、外賣時期的市場競爭有什么區別?

  白秀峰:

  其實我們一般不會去說“競爭”這個詞眼,用興哥(王興)的話來講,就是“同向為競,逆向為爭”,都是要去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和經營能力,你可以理解成賦能也好,或說是服務也好。

  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到對整個產業的思考當中,會發現它不是單一角度的問題,而是貫穿了整個產業的上下游的問題。也就是說將來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在于企業有多少錢,而是在于對整個產業是不是有非常深度的思考和理解,這也是互聯網人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傳統產業中會遇到的最大挑戰。

  互聯網在很多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形成了一定的方法論,但是這個方法論是否適合每一個傳統產業,這是需要驗證的,而其中的核心就在于對一個產業的思考。思考的透徹,說明可以真正為產業的上下游創造價值,而如果思考的不夠透徹,可能所創造的價值并不是別人需要的,也就是所謂的偽需求。

  NBD:美團如何確定自己對這個行業是否已經思考透徹了?

  白秀峰:

  這就是我們說的,需要“長期有耐心”。就拿餐飲行業來說,這個行業過去太粗放了,同時也十分復雜、分散,而且可以預計的是,以后發展下去會越來越分散,會誕生各種各樣的品類、業態。而對于每一個業態、每一個品類,想要真正為這個行業去服務,都要來自于對這個行業的深度思考和理解。所以,對于企業的能力要求會越來越高,而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長期有耐心的去做。

  我們今年會推出一個服務叫全渠道會員,幫助商家去了解跟他所有發生過關聯的用戶,哪怕你只點過一次外賣,只取過一個排隊的號,商家都知道這個用戶曾經來過。就餐次數、花費的金額、常點的菜,都要給商家一個完整的數據,能夠指導商家更好地接待客人。

  互聯網下半場,深入B端產業鏈,精細化服務于餐飲商家。B端運營效率的可提升空間要比C端大得多,從中可挖掘的金礦也更多。而美團只有過渡到產業鏈后端、升級B端的階段,才能加強自己的壁壘。從2015年底推出“商企通”拓展企業用戶市場以來,過去三年多,美團通過SaaS收銀、美團金融等服務不斷觸達商家,并先后推出了餐飲供應鏈B2B平臺“快驢”、“餐飲開放平臺”、“生活服務開放平臺”等多個產業互聯開放平臺,通過鏈接第三方、商家和消費者,來提高整個生活服務行業的經營效率。

  隨著餐飲下半場到來,美團點評逐步打通了營銷、IT、經營、金融、供應鏈、物流等一系列面向B端市場的業務。例如,在IT服務方面,美團點評的打法是聯合更多的開發者、軟件商為商戶提供IT基礎設施建設。

  布局產業互聯網需要“長期有耐心”

  NBD:“長期有耐心”,在今年10月美團宣布進行上市后首次組織架構調整時,王興總在內部心中也提到了這句話,您對這句話有什么理解?

  白秀峰:

  坦白來說,服務于餐飲行業,這是一個很苦的活,也沒有多么高的利潤。事實上,整個餐飲行業的毛利率都在下降。而美團為什么今天還在做,因為美團是一個平臺型的公司,只有把各個業務連接到一起,它才可能有一些活下來的機會。

  NBD:但在我們看來,餐飲行業上游,一些服務于B端的企業還是有很大生存空間的,不是嗎?

  白秀峰:

  這就需要看體量規模。舉個例子,你給別人送大米,一樣有生意,但是如果你想把海鮮、蔬菜、羊肉、調味料等等全都納入到業務范疇來,這就需要不同的方式方法,糧米油鹽的利潤就足夠低,但是有幾家企業能夠承擔這種業務?類似中糧這種規模足夠大的企業可以,而小規模的企業,靠的是刀尖上的利潤。而對于美團來說,作為一家平臺型的企業,也是要把很多的業務都放在平臺上,所以對企業有著很高的能力要求,也有著巨大的挑戰,這就需要有很強的應對能力,也需要有能吃苦的能力。你能想象我們員工天天去新發地,凌晨兩三點就在那里蹲著的場景嗎?

  NBD:通過您剛才的講述,同時結合美團今年來的布局,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很多在B端業務上的動作,所以圍繞這些B端服務,是否會成為未來餐飲互聯網平臺的發展趨勢?

  白秀峰:

  其實早在2016年的時候,興哥(王興)提出“下半場”理論,核心就是公司要從To C的業務延展到To B的業務。在面向商家端的業務中有幾個大的板塊:第一是商家的系統,這是基礎設施問題,需要把商家跟平臺之間的信息以及商家跟用戶之間的交互體驗打通;第二是供應鏈,中國食材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正因為規模太大,一般企業也難以承受,所以需要花費足夠多的財力、物流,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決心才能做成。當然,To B業務還有很多,我們經常把它總結為餐飲后市場業務,包括選址、品牌策劃,甚至銷售鍋碗瓢盆等。

  其實從大的方向上來說,這就是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就我個人認為,現在互聯網行業已經沒有單純的互聯網公司了,如果有的話,也已經變成了產業互聯網公司。互聯網不能只是一個純工具化的應用,而是要去跟整個產業進行深度結合。你對一個行業進行所謂的賦能,其實不只是導流,而是對于這個行業上下游都能進行效率提升。

  互聯網企業首先是一家具有科技力量的企業。和傳統企業相比,互聯網企業的優勢是在于有技術,但是怎么把技術和傳統產業深度結合,這是需要逐步驗證摸索的。所以,如果要真正成為一家有規模的互聯網企業,它一定是跟產業深度結合的。當然,這同樣會要求企業的前期投入是巨大的,而在短期內,這部分投入是很難見效的,也是沒有收益的。就像美團做收銀、做供應鏈,短期內是沒有大收入期待的,因為這是作為一個基礎設施的投入,必須是持續投入,期待長期回報。

  還是那句話,“長期有耐心”,長期有耐心這句話,明確了我們對產業互聯網這件事的基本預期以及我們對未來堅定的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美團點評 白秀峰 產業互聯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传媒第一区二区 | 一本一本久久A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偷乱在线看 | 日韩女同在线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