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14 23:51:31
本次納入評估的250家企業的整體平均披露率為34%,意味著平均每家企業披露了其對應行業20個關鍵定量指標中的6~7個;56.8%的企業披露率在平均值之下。
每經記者 凌建平 夏冰 每經編輯 楊 軍
美好商業研究中心聯合國內著名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機構商道縱橫于2018年11月14日發布了《滬深300指數成分股CSR報告實質性分析(2018)》報告。
本次評估最終納入250家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企業,分屬22個行業。制造業企業最多,包含汽車制造、冶煉、技術硬件和設備、醫藥制造業、食品飲料和其他制造業,共101家,共占40.4%;其次是金融企業,有55家,占比22%;然后是房地產(15家)、交通運輸及郵政(15家)、采掘業14家(包括石油和天然氣2家、煤炭開采5家、其他采礦業7家)、建筑(13家)、互聯網和軟件服務(10家)、電力(8家)、批發零售(6家)、租賃和商務服務4家、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3家)、通信服務(3家)、紡織服裝(1家)、媒體業(1家)、農林漁牧(1家)。
從所有制上看,納入評估的企業多為國有企業,占比62%,其次是民營企業(30.4%)和合資企業(7.6%)。
本次納入評估的250家企業的整體平均披露率為34%,意味著平均每家企業披露了其對應行業20個關鍵定量指標中的6~7個;56.8%的企業披露率在平均值之下。最高披露率為95%,來自復星醫藥,其次是華能國際和海通證券,披露率為90%,排名第三的是中國神華、中國太保、交通銀行和兗州煤業,披露率為85%。最低披露率為0,有4家企業,意味著報告中沒有披露任何關鍵定量指標。
從具體行業來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披露率最高,達75%,采掘業整體披露情況相對較好,煤炭開采緊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之后,為64%,其他采礦業行業披露率達到42%,排名第5,冶煉行業整體披露率31%,排名第9。
金融行業企業數量最多,行業披露率達到了44%,排在第4位。
制造業企業披露率差異較大。汽車制造,醫藥制造、冶煉和其他制造業的披露情況相對較好,均在30%以上,而食品飲料、技術硬件和設備制造、以及紡織服裝則排名靠后,尤其是紡織服裝,行業整體披露率只有10%,居行業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納入評估的滬深300成分股紡織服裝企業只有一家,因此可能不具行業代表性。
交通運輸及郵政、互聯網和軟件服務、房地產行業在企業數量上接近且相對較多,分別有15、10、15家企業,但行業整體披露率差異大。交通運輸及郵政達到了41%的披露率,而后兩者分別只有14%、20%,排名靠后。
從披露指標的維度來看,經濟類指標的披露最佳,類別平均披露率高達69%,遠高于其他四個類別,依次為勞工、產品、環境和社會,類別平均披露率分別為40%、31%、29%、11%;社會類指標披露情況最不理想,遠低于其他四項類別。
農林牧漁等6個行業的企業社會類指標披露率為0。其中石油和天然氣是整體披露率最高的行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