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4 19:39:11
本周五,滬深股通資金凈流入高達173.85億元,史上罕見。港資做多情緒顯著回升。隨著政策底的明朗,你真的做好了抄底的準備嗎?
來源:道達號(微信號:daoda1997)
本周,A股市場的表現實在是驚艷。周初大盤的回調讓人驚出一身冷汗,但隨后卻迎來連續四個交易日的上漲。尤其是本周五,滬指大漲70.24點,以2676.48點報收,滬指單日漲幅達到2.70%,創業板指數漲幅更是高達4.82%。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周市場大漲過程中,滬深股通資金瘋狂凈流入,港資做多情緒顯著回升。隨著政策底的明朗,你真的做好了抄底的準備嗎?
牛博士:達哥,你好。還記得上周日,你在對話中說,政策底已經初步明朗,現在就期待市場底能夠早日到來。而本周大盤的表現,確實讓人心情激動,今天首先還是請你來總結一下這一周的行情吧。
道達:本周一,大盤一度出現幅度不小的下跌,當天貴州茅臺出現史上罕見的“一字板”跌停,白酒股集體遭遇重挫。與此同時,不少機構重倉的白馬股也紛紛位居跌幅榜前列。對于市場出現這樣的走勢,我在此前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在政策底明朗之后,往往會有一個尋求市場底的過程。
我之前判斷,尋找市場底的過程,就是機構調出白馬股,同時選擇其他品種進行配置的一個“調倉換股”的過程。同時我也曾經說過,隨著整個投資者隊伍的不斷成熟,尋求市場底的時間有可能會比以往縮短。當然,現在我也不能斷定市場底已經探明,但情況比想象的要更好。
之所以本周滬指在大跌一天之后,很快就迎來連續四天的上漲,而且成交量不斷放大,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利好政策源源不斷的出現。本周二,證監會罕見地在盤中發出聲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化交易監管,鼓勵價值投資,這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看多的預期。隨后在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還強調了“激發市場活力”等多項與資本市場有關的內容。
而隨著10月的結束,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完成,一些上市公司不理想的業績對市場的沖擊也告一段落,整個市場做多的情緒不斷提升。到了周五,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這些引發了周五A股的大漲。
牛博士:本周一個重要的現象是,在白酒股大跌之后,港資開始瘋狂抄底A股,你對此怎么看?
道達:10月下旬,港資一直在持續凈賣出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白馬股,這主要是基于對這類公司業績增速放緩的擔憂。不過,在業績沖擊告一段落,白馬股股價大跌之后,港資又重新殺了回來。
數據顯示,從10月29日到11月2日的5個交易日,滬股通連續5個交易日持續凈買入,累計凈買入資金高達245.75億元,深股通累計凈買入100.59億元。而僅僅是本周五一天,滬股通凈買入110.1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63.72億元,合計高達173.85億元,這在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可以看出,本周港資的情緒出現了明顯的反轉。而從港資殺回A股抄底的對象看,似乎還是以往的老套路,以消費類白馬股為主,但是對銀行、券商和保險這三大金融板塊的加倉也是非常明顯的。
牛博士:對于下周的行情,你怎么看,還會延續本周的強勁反彈走勢嗎?
道達:經過本周的反彈之后,我對政策底的判斷確實是更加堅定了,而在道達號剛剛發布的月刊《股月奇談》中,也強調了這一觀點。而下周,市場究竟能否延續上漲行情,我認為主要看消息面是否還會有不斷的利好推動。
為什么還要強調利好消息?因為市場將要面臨年內最大IPO中國人保,預計募集資金過百億元。也就是說,市場剛剛開始轉暖,就要面臨巨無霸新股的沖擊,能否經受住考驗,這非常關鍵。其次,本周個股普漲,超跌股都紛紛反彈,而下周這些個股如何分化,哪些能夠繼續走強,哪些又將重回弱勢,也需要觀察。
再說消息面,其實這個周末有兩個消息也值得關注。
11月2日,上交所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將審慎評估并適度調整交易監管相關措施。這是繼10月30日證監會盤中發布三點聲明之后,監管層再次發聲強調優化交易監管,規范市場環境。
對于這個消息,市場認為游資活躍度將大幅提升。但我個人認為,交易所不再進行口頭“窗口指導”,并不等于放松監管,對于一些明顯違法違規的行為,惡意操縱股價的行為,我相信管理層還是不會無動于衷的。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本周證監會沒有新的IPO批文,這也讓市場開始猜想,是否意味著IPO可能暫停?對于這個消息,我認為更多還是停留在猜測的層面上。但不管怎么說,隨著市場做多情緒的不斷高漲,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為抄底做好準備。
如果你還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不妨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看一下第十期《股月奇談》,說不定能給你帶來一些思路上的幫助。
滬深300指數倉位參考
日期:2018年11月4日
今日倉位:五成
明日倉位計劃:五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于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