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1-02 13:49:04
每經記者 舍瓦 每經編輯 劉琳
粉巷君此前也寫過一些相關文章,但多偏于產業觀察、宏觀敘事。今天換個角度聊一聊:“長安號”關西安老百姓什么事?
A、最直觀的,“長安號”帶回來的貿易產品,反映到西安乃至陜西終端消費市場,比如進口糧油牛奶等,價格降低20%-30%;
B、因為物流成本問題,很多沿海產業原本是不考慮西安的。業內人士講,自從“長安號”崛起,特別今年以來,一些世界500強主動找上門來。這種產業結構升級帶來的中高端就業機會,西安人會逐漸感受到;
C、千萬不要把“長安號”單純理解成運輸的概念,它其實構建了一個大生態圈。物流帶動貿易,貿易帶動金融,金融帶動信息流……提振的是整個經濟民生。否則,主政者何以如此重視?
買東西便宜了
NASA為什么愿意找SpaceX發射火箭,因為馬斯克能夠提供遠低于其它供應商的價格。當市場上有了更多選擇,客戶是最大受益者。
陜西有48萬噸油脂、200萬噸小麥缺口,對老百姓而言,這絕非好消息。你或許會說,可以進口嘛!比如俄羅斯、哈國的面粉,無農藥、不施肥、畝產低、淀粉含量高——問題是,擱以前,價格貴??!
西安愛菊糧油集團副總劉東萌講,以前海鐵聯運,轉港連云港,最快也得50天,加之關口手續繁瑣,物流成本至少是現在的兩倍。
如今走“長安號”,從中亞出發,直達西安港(6-7天),周期短,成本低。反映到西安終端消費市場,進口糧食價格下降20%-30%。
有了西安港,海鐵聯運成本也下降不少。如今從澳洲進口牛奶,比原來沒有西安港的時候,便宜25%左右。
▲ 圖注:“集裝箱購物節”
今年以來,愛菊通過“長安號”運回小麥5萬噸,面粉1萬噸,油脂2萬噸,這些都是直接上老百姓餐桌的東西。
最近國際港務區在搞“集裝箱購物節”,體現的更直觀。
來自40多個國家的生活用品、廚具、日化、家居用品、保健品、酒水飲料、食品、母嬰用品、生鮮等5000余種商品,均低于國內市面價格——重點在于,陸港集團在西安、安康、銅川、咸陽、寶雞等城市開了6家Ulife進口商品直營店,常態化維持這種優惠價格。
把絲路沿線國家好產品帶回來,更要把陜西的好東西帶出去。
例如,安康富硒茶口碑不錯,奈何一直不溫不火。事實上,中國茶葉出口,多是不貼牌的碎末?;?ldquo;長安號”,則能夠集合生產、貿易、運輸等資源,把這些產品推向中亞、歐洲,對于陜西縣域經濟、精準扶貧,豈不妙哉!
據說,這事兒正在運作當中……
更好的就業機會
和陸港集團總經理助理翟若鵬交流,我們有一個共識:“長安號”是整個陜西招商引資、產業升級的利器,而非國際港務區或西安一家的“長安號”。
道理很簡單!
產業轉移提了多年,為什么企業落地陜西速度還是有點慢?因為企業最關心時效和成本,而在“長安號”崛起之前,陜西不沿邊不沿海,就算把企業引進來投資建廠,產品還得再拉到沿海出港——這種賬傻子都能算出來。
有了“長安號”,運輸成本不及空運1/10,運輸周期幾乎海運的1/3,對于那些中高端產業,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去年以來,深圳幾家5-10億體量的電子企業,已布局國際港務區。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家依托“長安號”的跨境電商企業,前兩年還是個體戶、夫妻店,如今雇員已200+,貿易規模做到了1億美元。
但正如前面所說,“長安號”的紅利惠及全省。如三一重工落戶經開區,其物流問題就是找“長安號”來解決的。
▲ 圖注:招商局集團落戶國際港務區
最近,又有幾家世界500強(出于保密不便透露)在與西安接觸,擱以前,想招都招不來的,如今主動找上門來,考慮設廠問題。核心原因,還是物流方案的解決。包括一些大型軍工企業,亦考慮借助“長安號”向西推進。
前一陣還有報道,說日本也在計劃與“長安號”合作,畢竟面向中亞、東歐市場,從西安港出發最具競爭力——就此消息,在與國際港務區溝通過程中,亦得到證實。
說了這么多,終歸一點,得益于“長安號”,陜西產業結構升級的瓶頸問題,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相比于老舊國企或諸多依附于國企生存的民企,就業方面,我們今后有了更多中高端的選擇。
事實上,今年以來,粉巷君身邊就有好幾個跳到世界500強、年薪翻四五倍的案例。
“長安號”的寓意?
截至目前,全國共48座城市開行中歐班列,分3個通道出境。
東部通道由東南部沿海地區經滿洲里出境,中部通道由華北地區經二連浩特出境,西部通道由中西部經阿拉山口出境——到達歐洲14個國家42個城市,運輸網絡覆蓋亞歐大陸主要區域。
西部通道是主戰場,諸多中西部城市的中歐班列,頻繁從這條通道上呼嘯往返。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各地中歐班列名字可謂五花八門,如“渝新歐”“蓉新歐”“漢新歐”“鄭新歐”……
西安則比較跳脫,直接命名“長安號”。
其實不管什么名字,在國家部委的語境里,一律不承認的。官方表述應為中歐班列(重慶)、中歐班列(武漢)、中歐班列(西安)等等。
但你也不得不承認,“長安號”這個名字很有“野心”。長安是什么,胡姬酒肆,萬國通商,貿易空前繁榮。
再看中鐵聯運的權威數據,今年1-10月份,“長安號”開行量較去年全年翻5番,突破1000列,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三項指標穩居全國第一。尤其重載率,實現了99.9%的理想數據,大幅超出第二名20+個百分點!
物流直接帶動進出口貿易、產業投資,進而吸聚大量金融資源,金融又帶動信息流——今年前三季度,陜西進出口總值增長三成,出口增速全國第二,態勢明顯。
而如果沒有西安港、沒有“長安號”,我們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勢必永遠落后于沿海。
所以說,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力推“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實際上是提升全省產業結構、經濟民生的一盤大棋。否則,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一年多里十幾次調研國際港務區——主政者何以如此重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