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0-24 19:47:00
天府之國多佳釀,蜀都自古飄酒香。從古至今,以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為代表的川酒都是四川一張閃亮的名片,而四川的白酒產業規模多年來也一直位居全國首位。近日,四川食藥監局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加大白酒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推進白酒小作坊備案,以強化川酒的質量安全。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實習編輯 梁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0月23日,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四川食藥監局)下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進一步加大白酒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推進白酒小作坊備案;對仍未備案的白酒小作坊,從2019年1月1日起一律予以取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0月24日從四川食藥監局方面了解到,此舉是為提升白酒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助推四川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川產業總體規模位居全國第一,2017年全省白酒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470億元,實現利潤290億元;今年上半年,產業實現主營收入1197.06億元,實現利潤174.82億元。但與此同時,目前四川白酒產業仍面臨一些問題,包括存在大量原酒、基酒企業,很多白酒企業生產規模小、品牌體系雜。上述問題不利于產業發展,川酒產業結構也有待調整。
白酒是四川的優勢產業,作為白酒生產和消費大省,白酒質量安全對于川酒品牌建設和未來發展都至關重要。
記者了解到,為了強化川酒質量安全,10月23日,四川食藥監局下發通知,擬進一步加強對川酒的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根據通知,四川食藥監局擬從排查風險隱患、強化許可事中事后監管和日常監督檢查、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堅決遏制突出問題、突出散裝白酒監管等6大方面對白酒產品從嚴監管。
據介紹,四川食藥監局一方面將進行白酒生產經營主體普查工作,摸清白酒業態情況和相關風險點;另一方面,也將推進白酒小作坊備案,對仍未備案的白酒小作坊,從2019年1月1日起一律予以取締。
同時,四川食藥監局還將在白酒重點產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濫用甜味劑、塑化劑超標、自制泡酒違規添加、銷售來源不明或無合格證明白酒、虛假宣傳等問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白酒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另外,在規范小作坊、原酒、自制泡酒等散裝白酒生產經營的同時,四川食藥監局將探索實踐符合本地實際的監管模式。“要堅持‘扶優除劣’,推動白酒小作坊集中生產經營,讓真正傳承傳統工藝、質量控制有力、誠信生產經營的小作坊生存發展。”四川食藥監局稱。
“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加強對強化白酒質量監管,對于川酒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白酒專家楊承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
“川酒甲天下”,四川不僅擁有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劍南春、水井坊、舍得酒業在內的一大批名優酒企,而且其白酒產業規模多年一直位列全國第一。近年來,四川白酒產業發展也頗為迅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全省累計生產白酒188.3萬千升,同比增長12.3%。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6.7億元,同比增長18.1%;實現利潤174.8億元,同比增長41.3%。
但四川白酒產業總體上還存在市場份額和整體實力下降,創新能力不足、品牌建設滯后和產業集中度不高等現實問題。“在高峰期時,川酒在江蘇市場上的份額能夠占到70%以上。近年來隨著蘇酒的崛起,川酒在該省的市場份額維持在20%左右。”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專職副會長劉員曾對外稱。
因此,川酒產業不僅要有規模,也要謀求“做強”。2018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名酒白酒等千億級產業,全面推動川酒振興。
此次,四川食藥監局對川內白酒小作坊、散酒強化整治是否會對川內白酒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楊承平認為,“小作坊、散酒的市場占有率很小,對產業結構整體影響不大,此次整治更多是強化川內白酒的質量安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