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政在關注

每經網首頁 > 政在關注 > 正文

【粉巷財經】出現這株草,對陜北意義非凡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6 11:19:28

每經記者 沈三 徐佳    每經編輯 劉琳    

 

沙蘆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生長于陜北、內蒙古等地的荒漠中,發芽率低至千分之一。

9月19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分類學專家吳振海,在內蒙古烏審旗長慶油田的一處泥漿池附近,發現了4叢沙蘆草,根系最深已達50厘米。

這已是他在長慶氣田第三個井場發現沙蘆草。

沙蘆草的出現,意味著此前一直被認為是土地污染源的泥漿池,生態可能被重新解讀。

作為能源大省,每年需新開發數千油氣井的陜西,這株草的出現,也或將具有非凡意義。


都是泥漿惹的禍

泥漿,是每個人最熟悉的事物之一。但在油氣田的開采過程中,卻具有非凡的作用。

鉆井深入地下,要面對各種不同的地質條件。破開巖石,同時需保持壓力平衡,這一切均有賴于鉆井的血液——泥漿。

不同的地質條件下,需要不同屬性的泥漿。與各類添加劑混合后,泥漿才能發揮預期效果。但使用之后,廢棄的泥漿,因為混合各類添加劑及重金屬,往往會對土地造成污染。

陜西,作為能源大省,每年會新出現數千口油氣井,廢棄泥漿形成一個又一個泥漿池,如何進行生態無害處理,一直是能源企業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以長慶為例,早在2009年就出臺了《長慶油田分公司井場環保 “三同時”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建設單位在完井后30個工作日內對井場廢棄鉆井液進行無害化治理,通過固液分離,穩定固化,再鋪上厚度不少于0.3米的土,以恢復地貌。

吳振海教授的新發現,也許意味著,此前一直被視作污染源的廢棄泥漿,不但可以簡省處理流程,節約處理成本,還可以帶來新的效益。


原來是沃土

“能在泥漿池正常發育,說明泥漿池生態環境適合沙蘆草生長。”這是吳振海得出的第一個結論。

隨同他一起考察的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的郝明德教授,通過對油氣田泥漿池近30年的長期考察,得出的結論更讓人欣喜。

“從目前研究來看,如果對泥漿池進行有效處理,不但對環境沒有危害,所富含的有機質、氮、鉀對植物生長還非常有用。”郝明德教授說。


▲產建現場

事實上,對于廢棄泥漿處理中的重要一環,泥漿與巖屑分離,在長慶油田質量安全環保巡察辦公室副主任常彥榮看來,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因為泥漿巖屑本身重金屬并沒有超標。

上述結論在國家環保部,結合長慶油田、海南福山油田及中石化大牛地氣田的廢棄水基鉆井液及巖屑的鑒別結論中,也得到證實。

2017年,環保部發布的《危險廢物排除管理清單(征集意見稿)》已經進一步明確了廢棄水基鉆井液及巖屑不屬于危險廢物。

而對于目前使用的泥漿添加劑,郝明德教授認為,已基本都可以視作土壤改良劑——如聚丙烯酰胺,就是用于制造尿不濕的材料。


新的試驗新的田

肥沃的土壤,帶來了植物更好的長勢,也讓泥漿池內出現了多種周圍沒有的植物——沙蘆草就是其中之一。

物種多樣性的增加,意味著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

“泥漿池附近生長的植被生物量比周圍植被增加三分之一,蕎麥增產30%,大豆、玉米增產10%以上。”郝明德教授說,“這說明泥漿和巖屑含有營養物質,可以改良土壤結構,如果能進一步加以改造,將能像化肥一樣促使植物生長。”

這是否意味著,泥漿池將可以開發成良田?


郝明德教授表示,對泥漿池內農作物品質的研究目前還在進行中。

他認為,如果能夠證明這些農作物對人體沒有危害,那么,在陜西北部分布廣泛的油氣井廢棄泥漿池,顯然將具有新的用途。

這或許將意味著,這些廢棄的泥漿池,在處理過程中不但可以節省更多的資金,同時,這里將可以成為新的綠色產業發展的新試驗田。

對土地貧瘠的陜北,或將多出成千上萬塊肥沃的土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小泽玛利亚视频 | 色综合久久综合香蕉色老大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婷婷五点开心六月综合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