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0 20:34:15
工博會已成為我國現代工業對外展示的重要舞臺,成為上海支撐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的靚麗名片。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編輯 祝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工博會舉辦20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辦20年來,為中國、為世界工業企業和工業技術搭建了展示、交流、交易的重要平臺,工博會已成為我國現代工業對外展示的重要舞臺,成為上海支撐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的靚麗名片。
9月19日,以“創新、智能、綠色”為主題的第20屆工博會正式開幕,吸引了國內外2000多家廠商參展?!睹咳战洕侣劇纷⒁獾?,工博會為期5天,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將最新成果在工博會上首發首展,展示內容更加豐富,品質更加上乘。一個個智能制造案例讓人們看到了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現階段的實際應用;與此同時,工博會下設多場層次比較高端的分論壇和多場專業性強的研究報告在會議同期發布,在這場火花四濺的思想碰撞中,一幅更高效、更安全的智能制造未來圖景緩緩呈現在人們面前。
記者注意到,本屆工博會設置的多場論壇圍繞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新理念,及技術、管理方面的前沿議題,邀請國際、國內有影響的企業家、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發表真知灼見,開展務實研討,重點突出前沿性、前瞻性、專業性、學術性等特點。
作為今年工博會系列論壇的重頭戲,“國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系列論壇暨首屆創意雙城中英創新論壇”還得到了英國國際貿易部的特別支持。在上述論壇上,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與中英創新中心簽訂了“關于共同促進上海中小企業(英國)發展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為上海中小企業開拓歐洲市場提供包括物理空間在內的一系列商務服務,共同推進企業“走出去”。
中小企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支柱,也是最具發展活力和創造力的企業群體。其已經成為各國帶動經濟增長、促進市場繁榮、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創新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
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增長、就業和產業升級的源泉,對投資的貢獻率占到60%左右,對城鎮勞動就業的貢獻率占到80%以上。中小企業也是創新的源泉,無論從近期還是中長期來看,對國家經濟轉型和發展都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在服務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已有30多年的經驗。
“200多年前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改良了蒸汽機,使工業品能夠大批量的生產,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200年后的現在,英國從一個制造業國家轉型成為世界金融貿易和科技創新大國,如今的英國GDP有80%是服務業貢獻的,而中小企業也是英國經濟轉型進步的重要力量。倫敦也有不計其數的中小企業。”英國倫敦發展促進署中國區副總裁成知魚在分享中指出,英國為了鼓勵這些中小企業,從注冊公司的超低費率、中小型創業企業的稅收減免、專利保護等方面著手,靈活的員工雇傭方式,個性化的共享工作空間,50所大學和高校提供人才蓄水池,良好的環境生態環境使倫敦成為歐洲最適合經商的城市,并吸引了來自全球各行業人才在此工作和生活。
成知魚介紹到,退歐后的數據顯示,倫敦吸引境外直接投資金額在歐洲仍然排名第一,針對生物制藥、金融科技、零售保險等各個行業設立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遍布在倫敦的各個角落。有超過50億的風險投資,初創公司在倫敦能夠通過這些孵化器和加速器更快的將科技轉化為應用。倫敦在2017年吸引了資金遠超過任何歐洲的大城市,幾乎是德國的4倍,倫敦目前已經有758家成熟的AI企業,業務主要分布在30多個工業領域,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卻造就了全球最強大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此次論壇邀請到了英國牛津大學全球創新公司主任內森·派克博士、英國領先的設計公司西摩鮑威爾公司董事瑪麗蓮·布朗、倫敦證交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喬恩·愛德華、起源于英國劍橋大學ideaSpace的ZiFiSense縱行科技副總經理顏小杰等,他們分別從創新用戶體驗,創新核心競爭力,創新咨詢及商業化等領域為上海中小企業提供有益借鑒,并介紹英國金融服務機構如何助理中小企業成長,共同探索中小企業創新領域的實現路徑。
協作機器人作為機器人的重要分支,自誕生以來,便取得了高速發展,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新晉廠商不斷增加,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商業模式不斷創新。
對于協作機器人而言,隨著工廠和商店對機器人的柔性要求越來越高,作為第二代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正逐漸成為制造業、服務業的新寵兒。協作機器人的未來已經悄然到來。
自去年工博會上《2017年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正式發布以來,收獲了行業內眾多正向的反饋,這份被譽為協作機器人領域劃時代之作的報告,分享了行業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案例,填補了行業的空白,促進人們實現從“認識協作機器人”到“接受協作機器人”的質的飛躍。
今年工博會期間,《2018年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如期發布。該藍皮書根據協作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協作機器人行業的安全標準、發展態勢、市場規模、技術趨勢、應用場景及面臨挑戰進行分析,幫助協作機器人產業鏈中相關企業了解協作機器人產業當前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經營決策。
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1.65萬臺,占工業機器人市場4.3%,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市場規模超過30 億元。從2014年到2017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年均復合增速為69%,預計到2020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將達5.0萬臺,市場規模將突破84億元。
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羅煥塔分享了人機協作機器人市場分析報告。他指出,目前機器人在技術上已經實現了深度的融合,更多強調柔性、智能和對環境的自主適應性,新一代協作機器人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
他指出,未來協作機器人將呈現四大趨勢:應用市場格局未定,服務領域或成新藍海;協作機器人搭載AGV組成復合型機器人;協作機器人與各種柔性夾具的更多配合;深耕細分行業,創新產品是企業長足發展之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