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8-09-15 07:36:35
大眾汽車昨日宣布,將于2019年正式停產甲殼蟲汽車,這款曾風靡全球、在汽車業頗具傳奇的經典車型終迎來落幕。大眾CEO Hinrich Woebcken表示,“我們目前正轉變為全產品線、以家庭為中心的汽車制造商,并正在加強電氣化努力。目前公司尚未有推出甲殼蟲替代車型的計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周四,大眾汽車公司宣布,甲殼蟲“緊湊型”汽車將于2019年7月在墨西哥工廠停產,終結了這款曾風靡全球、在汽車業頗具傳奇的經典車型。
大眾CEO Hinrich Woebcken表示,甲殼蟲汽車經歷了三代,有70多年的歷史,它的停產對眾多忠實粉絲來說可能難以接受。
而且Woebcken還在聲明中提到,暫時沒有推出相關替代型車型計劃:
“我們目前正轉變為全產品線、以家庭為中心的汽車制造商,并正在加強電氣化努力。目前公司尚未有推出甲殼蟲替代車型的計劃。”
此前,曾有汽車行業的專家表示,由于美國和墨西哥達成新的貿易協定,因此可能或增加一些產自墨西哥的小型汽車的出口成本。但Woebcken稱,甲殼蟲的停產與美國貿易政策變化無關,為了彌補甲殼蟲的停產,大眾將在墨西哥工廠生產其他車型。
公開資料顯示,大眾旗下捷達、途觀和甲殼蟲等車型均由墨西哥工廠生產。
今日,大眾集團股價上漲2.73%,報144.62歐元。
雖然在2009年,甲殼蟲在全球的銷量達到了2230萬輛,但近年來銷量持續走低。2014年,甲殼蟲全球銷量僅為9.1萬輛,2015年銷量為6.4萬輛,而到了2016年,總銷量僅有2.5萬輛,同比下滑高達30%。
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青睞于捷達或是途觀緊湊型SUV,截止今年8月,大眾汽車在美國僅銷售出11151輛甲殼蟲汽車,較去年同期下降2.2%。而整個2017年,甲殼蟲汽車的銷量也只有15166輛,不足捷達汽車銷量的七分之一。
路透指出,甲殼蟲的停產正直大眾發展的轉折點。在過去三年里,這家德國汽車制造商承認在柴油排放測試中作弊,從而引發了一場丑聞。如今,大眾正準備推出電動汽車,以吸引新一代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
不過,大眾將在停產前再提供兩款特殊的甲殼蟲車型,并將提供駕駛員輔助技術。
其實早在今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大眾研發部門主管Frank Welsch就曾向媒體透露,甲殼蟲不會再有EV版本,甚至未來也已經沒有更新的必要。
當時Welsch給出的理由是他們會將更多精力轉移到I.D.系列的純電動車型上,小而精悍的定義會在I.D.量產車型中被重新定義。
上世紀三十年代,傳奇設計師Ferdinand Porsche設計了甲殼蟲汽車。不過最開始,這種車型的汽車還只是叫做“歡樂帶來力量的汽車”(Strength Through Joy Car)。
1938年,第一批甲殼蟲汽車在德國駛下生產線,同年7月3日,“甲殼蟲”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紐約時報》雜志上,美國人認為這輛車像“一只可愛的小甲殼蟲”,但德國人卻覺得這是一種蔑稱,直到1967年這個名字才被德國人正式采用。
后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甲殼蟲汽車僅少量生產,在1940-1944年間,還曾被改裝成吉普車、水陸兩用軍車。直到1949年,甲殼蟲才開始真正的大批量產出。
到1952年,甲殼蟲不僅在46個國家銷售,并且多年來一直在德國以外的14個國家進行生產。
1969年,甲殼蟲出現在電影《Herbie:The Love Bug》中,飾演一輛有自己思想,名喚Herbie的賽車,由于電影大受好評,這再度打響了甲殼蟲的國際知名度。同時它也在20世紀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中受到歡迎,人們稱贊其小巧、實用又美觀。
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輛甲殼蟲車出廠,比福特T型車多一輛,取得了全球產銷量冠軍的美譽,甲殼蟲汽車遍布歐洲和美洲大陸。
但在1979年,大眾一度停止了在美國出售甲殼蟲車型的汽車,但仍繼續為墨西哥和拉美市場生產。
1981年5月15日,第2000萬輛甲殼蟲汽車在工廠下線,標志著一個新世界紀錄的誕生。為了慶祝這一偉大成就,大眾公司推出了“SilverBug”珍藏版甲殼蟲,以此獻給那些忠心的追隨者。
90年代中期,大眾為重振美國地區的銷量,于1998年推出了一款名為“新甲殼蟲”的新月形汽車。新甲殼蟲誕生之初大受歡迎,1999年在美國共售出83434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