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7 08:36:36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表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好服務創新發展;“地量”震蕩,北上資金上周加倉超百億;上市銀行半年報透視:同業業務縮量理財轉型加快;多部門聯合約談責令滴滴立即整改;半年報披露臨近尾聲大概率不會出現“殺盈利”;券商盈利進入低谷期“二八效應”日趨明顯;子公司資產被扣押雪萊特:法院扣錯了。
每經編輯 杜宇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表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好服務創新發展
證監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張慎峰26日在“2018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上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六穩”的要求貫徹到資本市場監管工作各方面,以支持關鍵領域自主創新為著力點。
共享單車訂單萎縮供應商中報凈利滑坡
受共享單車訂單減少影響,上市公司上海鳳凰、信隆健康、中路股份等共享單車供應商2018年半年報凈利下滑。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目前共享單車行業監管趨嚴,用戶增長緩慢,共享單車已經進入存量競爭市場,供應商需創新業務,探索維修、回收共享單車后市場商業模式。
勇擔當善作為300份年報問詢函揭示深交所監管新動向
向上市公司發出年報問詢函1100多份,提出問題近1.2萬個,其中官網公開近300份——這是深交所交出的2017年年報監管“成績單”。梳理問詢函的主要內容,既可看出交易所“盯防”的重點問題,也可挖掘出監管的新理念與新動向。總而言之,強監管、防風險、促發展的理念貫穿始終,對老問題緊抓不放松、對新風險處置不滯后,充分體現了深交所“勇擔當、善作為”。
“地量”震蕩 北上資金上周加倉超百億
上周,北上資金除在最后一個交易日小幅流出外,其他交易日均呈現凈流入狀態,市場“地量”震蕩之際,北上資金逆勢加倉。Choice數據顯示,上周北上資金凈流入115.57億元,北上資金成交總額連續三周環比下降,但在“地量”之下,北上資金上周加倉的115.57億元顯得越發顯眼。
多個試點 城市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房
當前,探索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房的試點推進力度正在加大。記者梳理發現,北京、成都、鄭州、合肥、佛山等多個試點城市正積極推進當地的試點方案。業內專家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在拓展集體土地用途的同時,也有助緩解城市房租上漲的壓力,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上市銀行半年報透視:同業業務縮量理財轉型加快
金融去杠桿、資管新規落地等帶來的影響,在上市銀行陸續披露的2018年半年報中已有顯現。梳理已披露的12家上市銀行半年報來看,多家銀行的同業業務鏈條繼續收縮,理財業務持續縮量,對應的收入也相應出現下滑。但仍有部分小銀行因負債端面臨壓力,而依然通過同業負債來進行緩解。
以年報為窗口強化全局監管深交所:四方面力促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在每年一度的重頭戲——年報事后審查工作結束之后,如何以年報為窗口,強化對市場第一線的全局監管,一直是一線監管的重要課題之一。上證報記者從深交所獲悉,日前,深交所召開了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專題研究報告會,就年報事后審查工作的整體情況、發現的問題以及應對問題的創新監管措施一一披露。
多部門聯合約談責令滴滴立即整改
“兩起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惡性事件,暴露出滴滴出行平臺存在的重大經營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和合法權益,社會影響非常惡劣。”——8月26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公安部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運輸、公安部門,對滴滴公司開展聯合約談,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司長徐亞華在約談中作上述表示。
半年報披露臨近尾聲大概率不會出現“殺盈利”
8月份進入最后一周,上市公司半年報集中披露也臨近尾聲。當前行情的一個明顯特點是,業績向好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結構性行情愈演愈烈。雖然目前市場普遍認同A股處于底部區域,但從業績層面看,部分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創公司的半報業績增速有所回落。不過,海通證券認為,未來A股大概率不會經歷2008年及2011年“殺盈利”的情形,因為本輪盈利周期中A股業績將更有韌性。
券商盈利進入低谷期“二八效應”日趨明顯
今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表現疲軟,券商業績普遍下滑,但“強者恒強”的規律也更加明顯。截至8月25日,已有16家A股和在港上市券商披露上半年財務報告。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申萬宏源等頭部券商業績持續增長,各板塊業績也名列前茅;另一方面,中小券商卻已明顯進入寒冬期。
“擔保門”撲朔迷離 西藏發展又收關注函
上周(8月20日-8月24日),滬深交易所發出各類問詢函件39封(公開披露部分,下同),包括深交所19封,上交所8封。在這些問詢函中,西藏發展尤其值得關注,該公司陷入“擔保門”,重要股東在未解決相關問題的情況下欲抽身而去,深交所已經5次發函追問相關事項。
正平股份上半年凈利增逾2倍 前期閃崩推手疑現身
正平股份(603843)8月26日晚間披露半年報,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39億元,同比增長91.11%;凈利潤4206.49萬元,同比增長214.83%,每股收益0.11元。
子公司資產被扣押雪萊特:法院扣錯了
8月25日,雪萊特(002076,SZ)公告披露,公司近日收到子公司富順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文件,獲悉富順光電的部分資產被扣押。資產被扣押,莫非富順光電陷入了什么糾紛之中?而按照雪萊特所說,事情并非如此。雪萊特稱,富順光電的資產屬于被錯誤扣押,法院本應扣押的是福建宇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陳建順的相關資產。其中,陳建順目前為雪萊特第二大股東。
華塑控股上半年賣資產減虧
華塑控股(000509,SZ)于8月25日披露了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1.75億元,同比增60.97%;實現凈利潤-422.75萬元,同比減虧60.90%。單就二季度來看,公司僅虧損26.15萬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華塑控股二季度業績大幅好轉得益于出售麥田園林獲逾千萬元投資收益。就主營業務來看,為公司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的貿易板塊依舊維持較低盈利水平。而公司實控人李雪峰無償贈送的醫院由于納入時間較短,尚未能做出較大貢獻。
揭秘創業板ETF份額激增:大手筆抄底的“金主”原來是險資
從1月底至今,A股各大指數中,創業板指數的跌幅可謂讓人印象深刻。而伴隨著創業板指數的持續下跌,此前從交易所的相關數據已經能注意到,創業板相關的ETF份額出現了大幅增長,那么,究竟是誰在創業板一路下滑中,依然不離不棄,并豪擲重金不斷買進呢?隨著基金半年報的披露,各路神秘“金主”終于浮出了水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每經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