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02 00:01:3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盡管兩家龍頭在市值上相差懸殊,但從行業布局及多項數據指標上,兩者并無這樣大的差距。截至2018年3月12日,愛康國賓擁有110個自營醫療中心,分布在國內主流一二線城市。截至2017年底,美年健康有146家控股體檢中心,覆蓋全國30個省份,參股體檢中心155家,在建超過100家。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胥帥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攝
經過十多年跑馬圈地,民營體檢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在系列資本整合之后,民營體檢行業也呈現出規模集聚效應,美年健康、慈銘醫療、愛康國賓為代表的“寡頭”競爭漸成趨勢。盡管行業看上去欣欣向榮,但背后存在的問題卻不容忽視,譬如精準醫學體檢下的醫療風險、占據市場行業高地的公立醫院、低毛利率的經營現狀等。
6月29日,是2018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截至收盤,美年健康的總市值定格在705億元,愛康國賓(NASDAQ:KANG)市值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47億元)。這兩家同年開始探索商業體檢的民營機構,經過十多年跑馬圈地后已經形成寡頭競爭的格局,但與五年前有所區別的是,這一次美年健康站在了前面。
時間回到2004年,藝龍創始人張黎剛在北京酒仙橋藍濤中心租用的一間辦公室里創立愛康網。當時,商業體檢在中國尚處于發展初期,但專業體檢機構進入高速發展期,同業之間經常陷入拼價格的惡性競爭。相比于愛康國賓張黎剛和慈銘體檢韓小紅這樣的初創者,美年健康的俞熔更像是體檢行業的攪局者。
公開資料顯示,美年健康成立于2004年,前身是上海天億醫療發展有限公司,到2011年,自建門店只有13家,在千帆競發的體檢產業里還排不上號。2011年10月,它與當時市場排名第四的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合并,成立美年大健康。
通過這次成功的資本運作,美年健康躋身為民營體檢業前三名,與慈銘體檢、愛康國賓三分天下。俞熔也正式吹響號角,接連收購北京綠生源體檢中心、西安康成連鎖體檢中心、瑞格爾等體檢機構,并完成對行業老三慈銘體檢的收購,2015年之后體檢行業格局正式由“三雄爭霸”向“寡頭”競爭演變,排名順序也發生變化,美年健康取代愛康國賓成為行業老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盡管兩家龍頭在市值上相差懸殊,但從行業布局及多項數據指標上,兩者并無這樣大的差距。截至2018年3月12日,愛康國賓擁有110個自營醫療中心,分布在國內主流一二線城市。截至2017年底,美年健康有146家控股體檢中心,覆蓋全國30個省份,參股體檢中心155家,在建超過100家。
并購、上市、融資,民營體檢行業幾經倒騰,已經誕生了三家上市公司。截至北京時間6月30日,瑞慈醫療(01526,HK)市值31.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7.5億元),愛康國賓(NASDAQ:KANG)市值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47億元)。
這意味著,加上美年健康的市值,我國民營體檢產業的三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逼近千億元。那么被認為“技術門檻低”的體檢行業,它們將如何撐起千億元市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挖掘民營體檢上市企業財報。一方面,資本攪動了體檢行業的“池水”,以美年健康的超車路徑可見,在出手收購慈銘體檢以前,美年健康一直排名第二。2016年3月,美年健康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擬以26.97億元收購慈銘體檢72.22%股權。
盡管規模上去了,但是對于俞熔和美年健康來說,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愛康國賓,而是占據行業高點的公立醫院。行業數據顯示,美年健康在專業體檢領域的市場份額約為20%,行業排名前三的連鎖體檢機構的市場份額約占整個體檢市場的5%。在有限的市場里,各家一直在低水平的內耗和價格戰中分食。
美年健康相關人士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5年,國內體檢行業是一個比較分散,以公立醫院健檢機構為主,第三方專業體檢機構為輔的市場環境。體檢市場以一二線城市的團檢業務為主,行業競爭激烈,導致毛利率水平低。
根據2017年報顯示,美年健康核心業務體檢服務毛利率為46.61%,比上年增長1.42個百分點。其中,慈銘體檢2017年度實現凈利潤1.6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48億元,略高于業績承諾金額1.625億元。
據了解,美年健康目前仍以團檢為主,2017年團檢和個檢比例為7:3,平均客單價提升10%?!睹咳战洕侣劇酚浾邔⒚滥杲】蹬c廣州多家公立三甲醫院體檢業務價格對比,以廣州海珠區某三甲醫院為例,一份包含血液檢測、肝腎功能、心電圖等17項體檢的套餐優惠價格為585元,越秀區某三甲醫院的體檢套餐起步價在750元。美年健康的普通套餐優惠價為289元,大多數價格在1000元以下。
張黎剛曾公開表示,資本泡沫造成醫療行業的虛假繁榮,實際上體檢行業已經是充滿危機,“現在美年健康和愛康國賓都在嘗試高端化,打通體檢背后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閉環,個性化、轉接化、高端化和多元化,將是健康體檢的發展趨勢”。
廣東某三甲醫院體檢科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現階段來說,民營體檢在企業團體的競爭力明顯,但如果要抓住個人用戶,還是要在專業性、全面性、精準性上做更多探索和投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