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拉美跌完亞洲跌 新興市場陷“多米諾骨牌危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5 19:24:55

六月以來,部分亞洲新興國家股匯債市場接力拉美新興市場,進入動蕩期。截至本周一(6月25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較今年一月底的峰值累計下挫15.36%,徘徊在2017年9月底的水平。今年以來,部分新興經濟體股市撤出資金已達190億美元,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快的資金外逃速度。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得益于中國強勁的需求,亞洲新興市場增長的基本面依然向好,亞洲地區的經濟體量能夠很好地應對這些外部挑戰。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張弩    

六月以來,全球宏觀經濟形勢進一步復雜化,部分亞洲新興國家股匯債市場接力拉美新興市場,進入動蕩期。截至本周一(6月25日),MSCI新興市場指數較今年一月底的峰值累計下挫15.36%,徘徊在2017年9月底的水平。令投資者更為擔憂的是,這種趨勢還有下行的空間。

“今年4月(拉美)和6月(亞洲)的市場波動,實際上是新興市場更大范圍調整的兩個不同階段”。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部聯席主管、董事總經理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鑒于亞洲各國擁有數額龐大的外匯儲備和資本充足的銀行,它們的處境相對穩健。

他還表示,得益于中國強勁的需求,亞洲新興市場增長的基本面依然向好,亞洲地區的經濟體量能夠很好地應對這些外部挑戰。

從拉美到亞洲 新興市場上演資產拋售潮

近期美元強勢上漲,接連突破93、94大關,在6月19日更是一舉沖上95,創2017年10月以來的新高點。此波美元走強在新興市場掀起了一陣風暴,先是五月初以來,阿根廷比索、巴西雷亞爾、土耳其里拉和南非南特等率先“中招”。

進入六月以來,隨著國際金融環境變得愈發復雜,韓元、泰銖也遭遇了拋售,在亞洲新興市場貨幣中屬于下跌最為劇烈的幾個品種。6月21日,因泰國央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泰銖兌美元一度下挫0.5%,觸及去年11月中旬以來最低位,本周一(6月25日),泰銖兌美元繼續下跌;自6月6日到6月25日下午3時,韓元兌美元亦累計重挫4.5%。

亞洲方面,彭博摩根大通亞洲美元指數(ADXY)自6月6日至今,持續了近三周的跌勢,現已跌至2018年以來的新低。

本周一(6月25日),亞洲幾個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再度下跌——菲律賓比索兌美元下跌0.44%、印尼盾兌美元下跌0.48%、泰銖兌美元下跌0.09%、韓元兌美元下跌0.52%。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6月7日以來,印尼、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等多個新興市場股市也同樣延續跌勢。6月7日至上周五(6月22日)收盤,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在兩周多的時間內累計下挫4.6%。同期,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IDX)回落4.2%,泰國SET綜合指數回落5.7%;在6月20日進入熊市后,菲律賓PSEi指數在6月21日再度大跌逾2%,創2017年1月以來新低,并進一步跌至熊市區域,該指數從1月26日的歷史高位已累計下挫超20%。此外,MSCI AC亞太指數自一月底的峰值已累計下挫9.7%。

本周一(6月25日),亞洲新興市場漲跌互現——韓國KOSPI指數小幅收漲0.028%、印尼雅加達綜合指數收漲0.38%、泰國SET綜合指數收跌0.1%、菲律賓PSEi指數繼續下挫,收跌1.08%。

亞洲新興市場資本外流速度創2008年以來新高

盡管許多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構都對亞洲市場的經濟基本面贊不絕口,但隨著全球流動性緊縮顯現,一些人逐漸開始發出警告——即使是那些增長前景和債務融資前景良好的亞洲新興經濟體或許也免不了遭受沖擊。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美聯儲漸進式加息的背景下,美元不斷走高,年初至今,新興市場國家累計收緊貨幣政策超過20次。6月以來,印度、印尼、土耳其、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新興市場均提高了官方利率。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公布的數據,繼美聯儲6月14日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后,海外投資者共從新興市場資產撤出高達55億美元的資金,其中42億美元來自股市,13億美元來自債市。

截至6月15日當周,在美國上市交易的新興市場相關ETF基金整體資金流出規模創2014年1月以來新高。其中,有27億美元的資金從發展中國家市場相關的ETF基金中撤出,為一年多以來最高單周流出量,且是前一周的7倍左右。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受貿易緊張影響,投資者從全球和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撤出的資金創下紀錄,而美國股票基金的資金流入量則高達51億美元。EPFR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20日的一周時間里,全球股票基金的資金流出量創下了81億美元的紀錄,而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的資金流出量也創下了60億美元的紀錄。過去一周,美國股票基金的資金流入量為51億美元,與全球和新興市場基金的資金流出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對亞洲新興市場持悲觀態度——美銀美林上周一發布的一份研報中指出,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包括泰銖和菲律賓比索在內的部分亞洲貨幣將略有升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近期泰國GDP增速在3.5%以上,仍然處于本世紀以來最長的增長周期當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從年初至今表現最好的10種新興市場貨幣中,有6個來自亞洲市場,表現排名靠前是馬來西亞林吉特和人民幣。

目前,歐美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持續,加上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日趨嚴重,全球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投資者從印度、印尼、菲律賓、韓國、泰國等亞洲新興經濟體股市撤出資金已達190億美元,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快的資金外逃速度。

10年過去了,如今在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元不斷攀升,全球流動性逐漸緊縮的環境下,新興市場已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先后遭遇沖擊。那么,投資者是否需要擔心2008年的噩夢重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亞洲 新興市場 多米諾骨牌 金融危機 資本外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最新久久少妇发布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波罗野结衣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