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13 23:11:16
針對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務院作出多方面的具體部署:如在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等產能,提高過剩產能淘汰標準;集中力量推進散煤治理;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鼓勵淘汰使用20年以上內河航運船舶;明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等。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圓滿完成大氣十條目標任務后,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實施。
6月13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會議指出,要順應群眾期盼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大氣十條”目標如期實現、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的基礎上,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長三角地區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通過3年努力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
會議強調,在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等產能,提高過剩產能淘汰標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國務院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三個方面的要求,包括源頭防控、重點防治;科學合理、循序漸進有效治理污染;創新環境監管方式等。
其中,在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等產能,提高過剩產能淘汰標準。集中力量推進散煤治理。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鼓勵淘汰使用20年以上內河航運船舶。明年1月1日起全國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開發推廣節能高效技術和產品,培育發展節能綠色環保產業。
同時,在重點區域繼續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有力有序淘汰不達標的燃煤機組和燃煤小鍋爐。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達不到排放標準的堅決依法整治。加強揚塵、露天礦山整治,完善秸稈禁燒措施。堅持從實際出發,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確保北方地區群眾安全取暖過冬。
此外,會議指出,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鼓勵群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嚴格環境執法督察,開展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柴油貨車污染、工業爐窯治理和揮發性有機物整治等重大攻堅。完善法規標準和環境監測網絡,強化信息公開和考核問責,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保衛藍天。
實際上,在生態環境部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中,打贏藍天保衛戰排在首位。在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的記者會上,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指出,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目標,將以“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目標為基礎,進一步研究深化,有些保持不變,有些適當提高。
李干杰指出,打贏藍天保衛戰,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以秋冬季、采暖期為重點時段,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加大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的調整優化力度,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推進,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一些污染物的改善速度好于預期。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京津冀等重點區域需要以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關鍵突破口之一,鋼鐵、焦化、電解鋁等本身就屬于過剩產能,而且也是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大戶之一。提高過剩產能的排放標準,對于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具有積極意義。
在今年6月召開的2018~2019年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啟動視頻會上,李干杰指出,當前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個別地區污染現象仍比較嚴重。京津冀地區仍然是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最差的地區,河北、山西、天津、河南、山東5省(市)優良天氣比例不到60%,汾渭平原更是近年來大氣污染不降反升、反彈比較厲害的區域。
顯然,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依然繁重。
2018年,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PM2.5下降提出了要求,河北省更是給出了PM2.5平均濃度下降5%的具體目標。
北京市也出臺了《北京市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文件要求,各區空氣質量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繼續下降。具體為: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低于58微克/立方米,海淀區低于56微克/立方米,豐臺區、石景山區低于60微克/立方米等。
從去年底開始,很多地方已經在籌劃制定地方版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方案,多省份相關文件也已出臺。
馬軍認為,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對于改善空氣質量將起到非常積極的成效。同時,需要通過制定行動計劃,將更多單個城市大氣污染防治聯合成區域聯防聯控,比如京津冀區域聯防聯控的方式,對下一步大氣污染防治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