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05 00:34:00
近日,創業板明星企業三聚環保(300072,SZ)經歷了一場“昨日重現”。5月28日晚,自媒體質疑其500億元市值的輝煌背后,存在著A股最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
每經記者 肖達明 每經編輯 趙橋
近日,創業板明星企業三聚環保(300072,SZ)經歷了一場“昨日重現”。
5月28日晚,自媒體質疑其500億元市值的輝煌背后,存在著A股最錯綜復雜的關聯交易,質疑三聚環保通過合作方間接幫助客戶融得資金,大客戶與供應商重合,從而形成實質上的高度關聯。
這一切似曾相識,就在一年前的5月份,三聚環保遭遇了類似的質疑,股價大幅下跌。日前,三聚環保發布澄清公告,宣布海淀國資委旗下機構收購其應收賬款。三聚環保董秘曹華鋒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有關的質疑“源于對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誤解”。
三聚環保此次的反應速度可謂“吃一塹長一智”,5月28日公眾號發布質疑后,其立刻宣布該事項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大影響,因此申請29日停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輿論并未發生劇烈反應的當口,三聚環保就已經在準備應對,而其“敏感反應”不是沒有原因的。2017年5月份,證券市場周刊報道三聚環保疑似有隱藏關聯關系,同時其客戶的實力存在問題,為后續賬款的收回創造了不確定性。報道發出后,三聚環保股價連續出現下跌。
日前,三聚環保針對近期質疑發布復牌通知及澄清公告,反駁有關報道的內容,指責其為“不實報道”。
縱觀兩次媒體質疑,三聚環保合作方北京潤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潤灃)都被著重提及,因為雖然三聚環保本身與其大量客戶沒有直接的股權關系,但北京潤灃卻與這些客戶有大量可查關聯關系。
此外,海淀科技還與北京潤灃協作成立了北京潤豐財富投資中心(以下簡稱潤豐財富),對這些客戶的質押融資提供了相應服務。在澄清公告中,三聚環保表示公司的客戶與北京潤灃的客戶都是正常的業務關系,且海淀科技不參與基金日常投資管理。
針對這一質疑,三聚環保試圖用股東承諾,消除未來兩年內套現的擔憂。澄清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已承諾“自2017年7月16日至2020年7月16日內不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不存在媒體提及未來可能獲利套現的情形”。
在兩次媒體質疑中,客戶的實力存疑也是一個被重復提及的關鍵點。
一個問題是,身為三聚環保的技改客戶,孝義鵬飛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孝義鵬飛)多次上政府官網環保局查處企業名單。三聚環保表示,媒體提及事項,發生在環保項目陸續建設但尚未全部建成期間。目前孝義鵬飛環保狀況已明顯改善。
曹華鋒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三聚環保客戶主要來自焦化行業,其原因離不開焦化行業市場這幾年的大環境。
根據澄清公告,2014年,受房地產行業遇冷、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國內鋼鐵價格持續探底,伴隨煤焦產業持續的產能過剩,國內焦炭價格隨之一路下行,經濟結構大調整的同時,抗擊污染也成為各行業工作重點,焦炭總體供需格局則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這樣的環境下,焦炭行業企業普遍不太景氣。
曹華鋒告訴記者:“焦化市場經歷了震蕩,行業整體都不太好,經過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三聚環保的客戶已經是目前被保留下來的實力很強的民營焦化企業。”
對于客戶涉及法律訴訟等問題,曹華鋒表示一些法律訴訟由客戶擔任原告,一些失信被執行也是替其他主體擔保而形成的,并不涉及其本身償債能力。他介紹:“我們的下游其實面對的是單獨設立的項目公司,跟他原來的訴訟、失信被執行什么的沒有太大的關系。”
去年被質疑客戶回款能力后已經過了一年,三聚環保的澄清公告表示回款情況良好,三聚環保還單獨列示了受到媒體質疑的部分企業,指出相關賬款全部沒有逾期。曹華鋒告訴記者,去年的總體回款率超過九成。
“按照合同約定的回款率超過九成,一到兩年期的應收賬款有一定比例,主要是項目會因為一些不可預見的因素暫時延后半年左右,這些項目完工應收賬款也會正常收回。”
在曹華鋒眼里,客戶的實力及融資被質疑,是出于對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誤解:“公司下游客戶都是行業或區域實力較強的民營企業,應收賬款形成主要是公司業務推進過程中形成的,是階段性的,公司應收賬款回款率較好,隨著項目的完工,應收賬款也會收回,不存在質疑人眼里的風險問題。”
為了盡可能避免風險,一方面客戶的部分資產被質押給了三聚環保以作擔保。另一方面,曹華鋒透露,隨著三聚環保示范項目完工,產業化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可能出現的一個轉型方向是技術許可、工藝包、核心設備和催化劑凈化劑的銷售,墊資的業務規模會越來越小。
公司昨日公告顯示,三聚環保近日與海淀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海淀區國資中心)簽署了協議,海淀區國資中心擬受讓三聚環保應收賬款總額60億元至80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