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5 20:29:55
每經記者 終南坤 每經編輯 師安鵬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今年以來,西安在游客接待量暴增的情況下,旅游投訴不增反降。
根據西安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發布的《2018第一季度旅游投訴情況匯總》來看,同比2017年,旅游投訴下降了128件,旅游景點投訴更是減少了2/3。
行政效能革命幫助西安旅游從混亂步入及格,翻開新的一頁。而從及格到優秀,西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在城市營銷帶來大量游客的背景下,西安旅游市場的治理與服務水平能否迅速跟上節奏,十分關鍵。
這種情形下,再來看前不久西安市公安局成立的旅游警察支隊,就更有意思了……
“有困難找民警”,這是對普通民眾最貼心、最有安全感的一句承諾,但這句話放在旅游糾紛中卻不盡適用。原有的行政職能劃分使民警在處理一些旅游糾紛中“有心無力”,面臨“管不著”窘境。
旅游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環節,行政執法的主體涉及到工商、質檢、環保、衛生、物價、旅游、交通、公安等部門。雖然法律對每個行政部門的執法范圍都做了明確規定,但在復雜的糾紛實踐中也常出現界限不明、推諉扯皮的問題。
一些游客因行程安排、不愿耽擱時間,侵權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
以往處理旅游投訴案件時,一般先由旅游、工商等職能部門取證調查,構成違法犯罪后再移交公安機關立案懲處,這無形中增加了游客維權的時間成本。
有了旅游警察,投訴就變得省心多了。
旅游警察承擔投訴的“窗口性”功能,游客在權益受到侵害時都可以選擇向旅游警察投訴,旅游警察不得推諉不受理。
旅游警察再根據投訴的內容進行判斷處理,進行執法活動;涉及多部門的,協調其他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提供旅游投訴的“一站式服務”。
“旅游警察”本質上還是警察,而鑒于旅游行業所涉及的案件多為輕微“違法”的行為,這就又與傳統的行政執法有所不同。
旅游警察對案件的處理,應更注重速度與效率、注重調解技巧的運用、注重多部門聯合執法的協調、多考慮游客的旅游體驗等。
“輕微違法”行為對社會來講,雖惡性較小,但對旅游業來說“惡性”確是毀滅性的。
旅游是一種“體驗經濟”、“心情經濟”,這種基于印象與情感的經濟形式,對服務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任一環節的服務差錯都會影響整體的體驗,最終決定著游客對這座城市的印象與評價。
在“輕微違法”之外,還有一些不文明、不友好行為,破壞著游客對這座城市的體驗,對于這些旅游警察該不該管,該如何管?
如果對這種構不上違法的不友好行為不及時作出處理,游客心中始終有一個心結,回去之后便可能成為一個西安旅游“黑點”傳播擴散;若處理,誰來處理,以何種法律依據進行處理又是問題。
當警察遇見旅游,諸如此類“雞毛蒜皮”的小事該如何處理,如何協調,給游客留下一個最美的西安印象,成為了旅游警察面臨的新的課題。旅游經濟中,服務無小事,做好服務成為了旅游警察的新職責。
從及格到優秀,單靠旅游警察是不夠的,更需要旅游綜合監管模式的保障。
所謂的旅游綜合監管,是指行政系統內部實現的涉旅部門聯合執法,并且能與司法系統高效對接。這方面的探索國內一些城市已走在前列。
三亞不光設立了全國首支旅游警察支隊,還創立“1+3+N”旅游市場監管制度,即“旅游執法+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實現接警與執法為一體。明察暗訪之下,效果顯著。
云南高院攜手百度地圖,聯合發布了云南旅游法庭地圖。遍布全省重點旅游區內的旅游法庭一搜便知。同時,確立“當日受理、當日立案、當日送達”的辦案原則,以此降低維權的時間成本。
此外,西安的旅游立法也應該盡快跟上。
從法律上明確旅游警察的職能范圍,旅游警察與工商、交通、質檢等相關部門在旅游執法上的關系及職責。使旅游警察“名正言順”,發揮預期的作用。
解鈴還須系鈴人,客觀上來講,旅游治理本不是啥難題,如今旅游市場上的種種問題,還是各涉旅部門之間職責與權限沒有理順。
機制上的問題需要用機制上的方法去解決,這支旅游市場的御林軍能否發揮預期的作用,還要看配套的體制與立法能否跟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