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4 17:01:08
5月15日,公開發布的《廣州市決勝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在重點行動中提到,明確地方金融監管工作范圍、研究制定地方金融監管措施、推動類金融機構全面納入監管。
每經記者 邱德坤 每經編輯 陳俊杰
在金融監管方面,廣州一直走在全國其他城市的前列。5月24日,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召開了《廣州市決勝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
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邱億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金融風險防控工作將是一場“持久戰”,困難完全可以預見。而記者注意到,在《三年行動計劃》中,指導類金融機構接入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以下簡稱防控中心),是廣州市開展地方金融監管工作的重要措施。
5月15日,公開發布的《三年行動計劃》在重點行動中提到,明確地方金融監管工作范圍、研究制定地方金融監管措施、推動類金融機構全面納入監管。
“防控金融風險的形勢,還是相當嚴峻。”邱億通表示,各地都在按照中央的相關部署,以防范金融風險,只是各地的舉措不同。廣州會以三年的時間跨度來開展工作,主要是因為金融風險防控工作不能畢其功于一時,在未來的三年,金融風險仍是一個多發期。
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所遭遇的困難也是可以預見的。邱億通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舉例稱,雖然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利用金融科技建立了一套防控體系,但是有些金融企業、機構,也可能利用金融科技來規避監管。對此,監管部門要不斷研究新的辦法進行監管。
另一方面,《三年行動計劃》任務艱巨。據了解,按照中央和廣東省的工作部署,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互聯網借貸信息中介、地方各類交易場所、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社會眾籌、私募基金、投資機構等類金融業態、機構,將統一納入到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工作范圍。
對此,邱億通表示,目前廣州市的機構改革還在進行中。而廣州市金融工作局根據部門職責,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開展監管,對互聯網金融開展專項整治,還在廣東省(不含深圳)率先將風險投資市場、轄區內各類交易場所、區域股權市場納入到了地方金融管理體系。
身處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業,雖然迎來了快速發展,但是金融風險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來自廣州市金融工作局的資料顯示,金融風險在互聯網時代呈現出的新特點包括:隱蔽性強、擴散速度快、跨地域廣、難以發現。
邱億通表示,依靠傳統的監管方式,對上述新出現的金融風險難以實現有效監管。
防控中心正是因此而建立。2017年6月,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授牌成立,此后又在該平臺的基礎上成立了防控中心。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等金融監管科技手段,防控中心打造了金融風險監測防控的“金鷹系統”,對各類金融風險做到了主動發現、持續監測。
邱億通進一步表示,防控中心對接入的監管對象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有資金流動異常,可以采取阻止投資者進入、凍結資金和賬戶等手段,會在監管部門采取行動之前防止風險擴散。
近期,廣州又與多家互聯網公司展開了合作。5月21日、23日,廣州市金融工作局分別與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共同推進廣州地方金融風險防控能力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