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7 22:00:40
近日,河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斗桨浮窂娬{,對人為干擾環境監測數據和質量、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的市縣,省環境保護廳會同相關管理部門公開約談其政府負責人,責成當地政府查處和整改。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北京、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已出臺了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四川、浙江等地正在就相關方案征求意見。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攝圖網
環境監測數據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然而,近年來監測數據造假的問題仍突出。近日,河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強調,對人為干擾環境監測數據和質量、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的市縣,省環境保護廳會同相關管理部門公開約談其政府負責人,責成當地政府查處和整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北京、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已出臺了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四川、浙江等地正在就相關方案征求意見。各地明確要求,加大對弄虛作假的懲戒力度,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的地區政府負責人將被約談。
環境監測數據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斗桨浮分蟹謩e提出了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的主要目標,2018年,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2019年,全面建成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2020年,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權威高效運行,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全面建成。
《方案》中明確強調,堅決防范地方和部門不當干預。建立約談問責機制,對人為干擾環境監測數據和質量、弄虛作假問題突出的市縣,省環境保護廳會同相關管理部門公開約談其政府負責人,責成當地政府查處和整改。對地方政府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建設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發現行政區域內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較為嚴重的,追究領導責任。
同時,《方案》指出,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職務影響,指使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限制、阻撓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監管執法,影響、干擾對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查處和責任追究,給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下達環境質量改善考核目標任務等。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除了河北省外,北京、吉林、黑龍江等地區也出臺了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四川、浙江等省正在就相關方案征求意見,各地均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范和懲治機制的時間表。
此前,原環保部發布通報,2016年3月5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在對國控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上傳數據進行例行審核時發現,西安市長安區子站某時段PM2.5監測數據明顯低于周邊子站。經調查,為降低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值,2016年2月至3月,時任西安市長安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李森、副站長張鋒勃以及閻良分局環境監測站站長張峰分別進入行政區域內空氣子站,用紗布堵塞采樣頭、干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數據采集。
2017年6月16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李森等7人行為均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獲刑從1年3個月到1年10個月不等。
2018年1月原環保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原環保部(現為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表示:“對于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甭管是弄虛作假還是干擾采樣環境,環境保護部都是零容忍的態度,態度堅決,絕不姑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
從部分省份公布的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看,各地政府都嚴厲懲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包括嚴肅查處監測檢測機構和人員弄虛作假行為,嚴厲打擊排污單位弄虛作假行為,推進聯合懲戒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等。
對此,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加強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既是污染防治的基礎,也能體現地方政府環境保護工作的公平性,生態環境部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打擊力度肯定會越來越大,監測數據造假的現象將得到較好地遏制。
同時,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一些企業之所以敢冒風險進行數據造假,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驅使。因此,加大對違法企業的懲處力度,可以在行業內起到非常好的震懾效果。“推進聯合懲戒納入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等手段,相對于罰款來說,肯定更能約束企業,這些措施真正實施到位,數據造假問題會得以根本好轉。”馬軍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