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生態環境部部長:污染防治七大戰役確保3年明顯見效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7 21:41:59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國當前的環境形勢到了“有條件不破壞、有能力修復”的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難得機遇。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等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作為突破口和“牛鼻子”,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未來三年,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重點打好七大戰役。

人民日報5月7日報道,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近日接受該報記者專訪,就生態環境部職能變化、污染防治攻堅戰如何展開等作出回應。

同時,對于當前的環境形勢,李干杰認為,現在到了有條件不破壞、有能力修復的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難得機遇。他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作為突破口和“牛鼻子”,抓緊制定作戰計劃和方案,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此外,針對環保督察工作,李干杰強調,將從2019年開始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生態環境部基本職責定位“監管”

2018年4月16日上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

長期以來,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體制機制方面存在兩個突出問題:第一是職能交叉重復,疊床架屋、多頭治理;第二是監管者和所有者沒有很好地區分開來,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

對此李干杰表示,組建生態環境部,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實現了所有者和監管者分開,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的要求。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要求,組建生態環境部,并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進行整合。

李干杰說,通過職能整合,進一步充實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三大職能領域,加強統一監管,實現五個打通:一是劃入原國土部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打通了“地上和地下”;二是劃入水利部門的組織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以及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等職責,打通了“岸上和水里”;三是劃入原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打通了“陸地和海洋”;四是劃入原農業部門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打通了“城市和農村”;五是劃入發展改革委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同時,針對生態環境部的職責和定位,李干杰介紹,生態環境部的基本職責定位是“監管”,統一行使生態環境監管者職責,重點強化生態環境制度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和督察問責四大職能。

制度制定,即統一制定生態環境領域政策、規劃和標準,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制定自然保護地體系分類標準、建設標準并提出審批建議等;

監測評估,即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評估生態環境狀況,統一發布生態環境信息;

監督執法,即整合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綜合執法職責、隊伍,統一負責生態環境執法,監督落實企事業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督察問責,即對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生態環境工作進行督察巡視,對生態環境保護、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問責,監督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環境問題的情況較為復雜,涉及多個部門和環節,生態環境部從對污染企業的管理中“抽身”,重點向環境質量監管者轉變,對于提高環境管理效率和加快改善環境質量將起到積極作用。

明年開始第二輪環保督察

李干杰說:“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現在到了有條件不破壞、有能力修復的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難得機遇。”

李干杰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作為突破口和“牛鼻子”,抓緊制定作戰計劃和方案,細化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保障條件,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其中,打贏藍天保衛戰。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以秋冬季、采暖期為重點時段,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加大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的調整優化力度,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

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持“車油路企”統籌,全面開展清潔柴油車行動、清潔油品行動、清潔運輸行動、清潔柴油機行動四大攻堅行動。

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推進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督檢查,督促地方建立長效機制,確保黑臭水體長治久清。

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強陸域污染治理、海洋生態保護、港航污染治理。

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以改善長江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減排、擴容”兩手發力,扎實推進水資源合理利用、水生態修復保護、水環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

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立保護區邊界標志,清理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全面提升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安全保障水平。

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配合有關部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監督指導力度。加強農村環境執法監管。

李干杰進一步強調,生態環境部還將持續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工作。不斷研究完善督察體制,積極開展督察法制建設,組織開展第一輪督察“回頭看”,從2019年開始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

為此,多位業內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應該會更加突出重點,重點放在多年未解決和第一輪督察“回頭看”中發現有反彈的問題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未來三年,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重點打好七大戰役。 人民日報5月7日報道,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近日接受該報記者專訪,就生態環境部職能變化、污染防治攻堅戰如何展開等作出回應。 同時,對于當前的環境形勢,李干杰認為,現在到了有條件不破壞、有能力修復的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難得機遇。他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作為突破口和“牛鼻子”,抓緊制定作戰計劃和方案,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此外,針對環保督察工作,李干杰強調,將從2019年開始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 圖片來源:攝圖網 生態環境部基本職責定位“監管” 2018年4月16日上午,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 長期以來,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體制機制方面存在兩個突出問題:第一是職能交叉重復,疊床架屋、多頭治理;第二是監管者和所有者沒有很好地區分開來,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 對此李干杰表示,組建生態環境部,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實現了所有者和監管者分開,相互獨立、相互配合、相互監督的要求。 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要求,組建生態環境部,并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進行整合。 李干杰說,通過職能整合,進一步充實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三大職能領域,加強統一監管,實現五個打通:一是劃入原國土部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打通了“地上和地下”;二是劃入水利部門的組織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以及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等職責,打通了“岸上和水里”;三是劃入原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打通了“陸地和海洋”;四是劃入原農業部門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打通了“城市和農村”;五是劃入發展改革委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同時,針對生態環境部的職責和定位,李干杰介紹,生態環境部的基本職責定位是“監管”,統一行使生態環境監管者職責,重點強化生態環境制度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和督察問責四大職能。 制度制定,即統一制定生態環境領域政策、規劃和標準,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制定自然保護地體系分類標準、建設標準并提出審批建議等; 監測評估,即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評估生態環境狀況,統一發布生態環境信息; 監督執法,即整合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綜合執法職責、隊伍,統一負責生態環境執法,監督落實企事業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督察問責,即對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生態環境工作進行督察巡視,對生態環境保護、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問責,監督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環境問題的情況較為復雜,涉及多個部門和環節,生態環境部從對污染企業的管理中“抽身”,重點向環境質量監管者轉變,對于提高環境管理效率和加快改善環境質量將起到積極作用。 明年開始第二輪環保督察 李干杰說:“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現在到了有條件不破壞、有能力修復的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難得機遇。” 李干杰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七場標志性重大戰役作為突破口和“牛鼻子”,抓緊制定作戰計劃和方案,細化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和保障條件,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 其中,打贏藍天保衛戰。以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為主戰場,以秋冬季、采暖期為重點時段,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加大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的調整優化力度,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 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堅持“車油路企”統籌,全面開展清潔柴油車行動、清潔油品行動、清潔運輸行動、清潔柴油機行動四大攻堅行動。 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推進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督檢查,督促地方建立長效機制,確保黑臭水體長治久清。 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強陸域污染治理、海洋生態保護、港航污染治理。 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以改善長江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減排、擴容”兩手發力,扎實推進水資源合理利用、水生態修復保護、水環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 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立保護區邊界標志,清理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違法問題,全面提升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安全保障水平。 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配合有關部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監督指導力度。加強農村環境執法監管。 李干杰進一步強調,生態環境部還將持續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工作。不斷研究完善督察體制,積極開展督察法制建設,組織開展第一輪督察“回頭看”,從2019年開始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 為此,多位業內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應該會更加突出重點,重點放在多年未解決和第一輪督察“回頭看”中發現有反彈的問題上。
污染防治 環境監管 李干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 | 伊人精品影院一本到综合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日本三级2020高潮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