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3 00:09:11
每經記者 趙天宇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甲流疫苗 CFP圖
科興生物(NASDAQ:SVA)的私有化主導權爭奪仍在繼續。
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主營疫苗研發,由科興生物間接持股 73.09%、未名醫藥(002581,SZ)間接持股26.91%。4月28日,未名醫藥披露2017年年報,公布了北京科興的基本財務數據。不過,由于審計機構只獲取北京科興的財務報表及部分電子財務數據,綜合多方資料出具保留意見,因此未名醫藥2017年年報被“非標”。而4月27日科興生物披露,公司將延遲提交2017年年報。
私有化主導權爭奪,在過去的十幾天里蔓延到了多個領域。近日,受相關紛爭的影響,科興生物宣布,計劃報廢保存于上地廠區1號廠房內的用于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產的菌種,同時暫停流感疫苗生產。這也意味著北京科興肺炎疫苗將推遲上市。
4月16日,未名醫藥宣布2017年年報披露延期至4月28日,公司稱因北京科興拒絕提供相關的年度財務數據及資料,“致使本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無法入場審計”。隨后,科興生物公告稱“與未名醫藥的言論相反,公司控股73.09%的北京科興從未拒絕向未名生物提供北京科興的財務數據”,北京科興會在2017年年度審計完成后,將經過審計的財務數據發送給其少數股權股東。
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應于次年4月底前披露,否則便可能面臨一系列法律風險及行政處罰,后續的資本運作也可能受影響。4月28日,未名醫藥如約發布年報。年報顯示,2017年未名醫藥實現營收11.62億元,歸母凈利潤3.88億元,雙雙同比略有下降。作為未名醫藥的長期股權投資,北京科興2017年在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為7393萬元,營收為11.2億元,凈利潤為2.75億元,同比均有明顯增長。
未名醫藥年報的審計機構中喜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認為,未名醫藥間接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能夠對北京科興施加重大影響。該審計機構出具的年報審計意見指出,由于北京科興主要股東因公司重大發展問題產生矛盾等一系列原因,“我們進場審計時只獲取了北京科興的財務報表及部分電子財務數據”。該審計機構綜合多方資料,并與北京科興董事長、財務經理等進行當面溝通,最終對未名醫藥2017年年報出具保留意見。
與未名醫藥按期公布年報不同,控股北京科興的科興生物在4月27日宣布延遲提交2017年年度報告,其同樣將原因歸結于此前北京科興辦工場所發生的混亂,稱其導致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的審計工作受到干擾。
4月17日,北京科興位于上地廠區的辦公場所發生斷電,雙方在描述原因時各執一詞,也有相關方在事后的媒體說明會上播放過一些人砸玻璃、沖入建筑物內的視頻。
未名醫藥董事長潘愛華目前擔任北京科興的董事長。4月24日,在北京科興媒體見面會上,潘愛華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從北京科興的經營層面看,4月17日以后的種種事件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和全面的考量。至于評估到底造成了多大損失,則要等事件完全平息。
雙方的連日纏斗給北京科興的日常經營蒙上些許陰影。4月30日科興控股表示,公司計劃報廢保存在北京市上地廠區1號廠房內的用于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產的菌種,稱原因仍是近期與未名醫藥方面的一系列混亂。同時,5月1日該公司宣布,暫停流感疫苗生產、報廢在線生產的全部流感疫苗,預計將導致公司無法在2018~2019年流感季提供流感疫苗。
科興生物稱,北京科興開發的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生產車間位于上地廠區的1號廠房內,用于肺炎疫苗生產的菌種部分保存于車間冰箱內。按公司內部質量管理文件規定,每天上、下午均需巡視冰箱溫度并記錄。由于員工無法進入、無法保證菌種等關鍵原材料的質量,因此北京科興計劃報廢儲存于此的菌種,暫停為申請該疫苗生產批件而進行的現場檢查的準備工作。
科興生物認為,上述行為會導致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上市時間延后。
目前,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我國屬于二類疫苗,默沙東、賽諾菲可以進口,賽諾菲在2014年后就停止了該疫苗的批簽發;沃森生物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也生產國產疫苗,北京科興將是第四家。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北京科興自主研發的疫苗,用于保護兩歲以上人群免受肺炎球菌感染。科興生物介紹,該疫苗研發自2008年啟動,2014年獲得臨床批件,2017年完成臨床試驗,2017年6月提交了生產申請。
對于疫苗推遲上市對經營層面的影響,科興生物方面未作出直接回應,但該疫苗市場廣闊且收入不菲是不爭的事實。2017年有券商研報顯示,按招標價測算,國內23價肺炎疫苗的市場規模約10億元。同類產品中,沃森生物的23價肺炎多糖疫苗在2017年8月初正式推向市場。2017年沃森生物年報顯示,該公司的23價肺炎多糖疫苗批簽發量占整個市場的22.64%,該疫苗在幾個月內就為公司帶來了約1億元的銷售收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