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02 17:13:36
在3月31日召開的“聚心·賦能——2018中國·成都共創社區美好生活高峰論壇”上,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彩生活服務集團正式發布“彩惠人生”平臺。該集團CEO唐學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至少未來三年,彩生活在‘彩惠人生’平臺不會賺錢,主要目的就是普惠業主。”
每經編輯 蔡雅蕓
每經記者 蔡雅蕓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不斷上漲的物業剛性成本和難以上漲的物業費,成為當下物業管理行業的“痛點”。
3月31日下午,由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每日經濟新聞、彩生活服務集團聯合主辦的“聚心·賦能——2018中國·成都共創社區美好生活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論壇上,彩生活正式發布“彩惠人生”平臺。
論壇期間,彩生活服務集團CEO唐學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物業行業是一個大產業,是一個十萬億規模的市場,因為它牽扯到每一個家庭,未來發展充滿想象空間。”他同時強調,“至少未來三年,彩生活在‘彩惠人生’平臺不會賺錢,主要目的就是普惠業主。”
論壇上,彩生活正式對外推出“彩惠人生”平臺。唐學斌認為,物管行業真正的“痛點”是不斷上漲的物業剛性成本和難以上漲的物業費,而“彩惠人生”平臺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行業“痛點”。
唐學斌稱,“原來物業費我們是找業主收,現在是通過業主在彩惠人生平臺消費,商家返利給業主然后代繳物業費,就成為互聯網說的‘羊毛出在豬身上’”。
數據顯示,彩生活所打造的彩之云APP注冊用戶為412.1萬人,活躍用戶243.4萬人,同比增長91.7%和114.8%。
“我們在管社區中的業主們,在物聯網公司眼中就是最具有價值的流量,所以每一家企業都愿意跟彩生活合作,通過彩惠人生聚合到社區,把他們原來要給的渠道和平臺費用讓利優惠給業主和物業員工。”唐學斌還強調,“至少未來三年,彩生活在彩惠人生平臺不會賺錢,主要目的就是普惠業主。”
在唐學斌看來,要讓一個社區服務平臺有價值,必須經過三個步驟:第一必須要有平臺,第二必須要有規模,第三必須要有產品。
目前,包括中國聯通、TCL、美的、騰訊智能音響、西藏5100等知名企業,以及包括生鮮、保險、旅游、鮮花配送等行業企業均與彩惠人生合作。唐學斌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商家的優惠力度平均能達到市價的五折左右。
對于平臺的未來,唐學斌認為,將來“彩惠人生”平臺不只是彩生活的業主可以享受,彩生活業主還可以幫助自己親朋好友,幫他們免去其他小區物業費,這樣可把彩生活服務的家庭延展到更多社區。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統物業管理行業的人工成本占比往往達到60%,是行業成本消耗最大的部分。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物業管理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雖然物管公司的人工成本占大頭,但龍頭物管公司已逐步將園林、清潔、安防等業務實現外包。在目前外包業務占比超過30%的企業中,人工成本占比絕大部分已低于50%。隨著基礎業務外包的普及和管理面積增加以后形成的規模化效應,行業成本有望出現下行。
唐學斌坦言,“物業管理是需要一些人來服務,畢竟是與業主面對面的服務”。但他同時表示,“目前物業管理企業在用人方面存在著巨大浪費,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已成為不可回避的事實。唐學斌在會上說,“彩生活的勞動力成本從2008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會上漲10%以上。”
唐學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舉例說,現在有很多項目還有自己的維修團隊,而彩生活的解決方案是采取搭建平臺,讓很多維修工人在彩生活平臺上發布信息。不論是業主還是社區公共維修,都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匹配,這既可以節省大量勞動力,也可以讓維修服務內容得到延伸。
同時,彩生活對物管中間層的無效勞動參與者進行大幅優化。唐學斌認為,物業管理的中間層其實是信息的傳遞者,也是無效勞動的參與者,比如社區里的出納崗位就沒必要存在。
“社區維護是要在智慧社區基礎上,再加上適當人員輔助,才能形成全新的體系,彩生活是要把無效成本或者是低效成本盡量地解放,用訂單化的方式把物業管理基礎做好,真正地服務社區業主。”唐學斌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